[实用新型]针灸艾灸筒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13004.1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3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梅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H39/08;A61L31/08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许竞雄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灸 艾灸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针灸艾灸筒,包括:筒体和容纳盒;容纳盒设置于筒体的顶面上;筒体顶面上设置多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连通容纳盒与筒体内部;容纳盒内容纳设置弹性夹持件,容纳盒顶面为敞口其上罩设盖体;盖体顶面上设置贯通盖体的多个第一通孔;筒体底面上设置喇叭口;筒体的侧壁内设置多个通气管,通气管沿筒体周向间隔设置,通气管连通容纳盒与喇叭口底面;通过在现有针灸筒的顶面上设置艾灸盒,从而在针灸的同时对爱穴位进行艾灸,提高治疗效果。借助针灸针提高艾叶燃烧热量对穴位的渗透作用,仅需一次定位穴位,即可完成针灸艾灸两种质量方式,从而提高质量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针灸艾灸筒,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中医体外治疗方式较多,现有针灸器件,仅能在针灸过程中实施针刺刺激穴位,无法在施针过程中结合其他疗法,提高对穴位的刺激效果,治愈效果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针灸艾灸筒。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针灸艾灸筒,包括:筒体和容纳盒;容纳盒设置于筒体的顶面上;
筒体顶面上设置多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连通容纳盒与筒体内部;
容纳盒内容纳设置弹性夹持件,容纳盒顶面为敞口其上罩设盖体;
盖体顶面上设置贯通盖体的多个第一通孔;
筒体底面上设置喇叭口;
筒体的侧壁内设置多个通气管,通气管沿筒体周向间隔设置,通气管连通容纳盒与喇叭口底面;
筒体内部顶面上设置针座,针座底面上设置至少一个安装孔,针灸针的一端插设于安装孔内,针灸针的底面上设置针尖端,针灸针靠近针尖端处套设给药层;
针尖端的底端伸出喇叭口下边缘,筒体外壁上对称设置系带。
优选地,盖体与容纳盒侧壁螺纹连接。
优选地,针灸针包括:针体和卡接块,针体的顶部套设卡接块;安装孔的直径小于卡接块的直径。
优选地,卡接块的外壁为斜面。
优选地,弹性夹持件包括:夹持基座和安装于夹持基座顶面上的第一弹性夹臂、第二弹性夹臂;
夹持基座设置于容纳盒内部底面上;
第一弹性夹臂的一端设置于夹持基座上,另一端向外延伸;
第二弹性夹臂的一端设置于夹持基座上,另一端向外延伸;
第一弹性夹臂、第二弹性夹臂的夹角为60~30°。
优选地,第一弹性夹臂、第二弹性夹臂为薄钢片。
优选地,弹性夹持件为L型支撑杆,L型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容纳盒内底面上,另一端垂直容纳盒底面向上延伸后,垂直弯折形成自由端,自由端垂直固定端。
优选地,第一通孔设置于弹性夹持件正对的盖体上。
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申请所提供的针灸艾灸筒,通过在现有针灸筒的顶面上设置艾灸盒,从而在针灸的同时对爱穴位进行艾灸,提高治疗效果。借助针灸针提高艾叶燃烧热量对穴位的渗透作用,仅需一次定位穴位,即可完成针灸艾灸两种质量方式,从而提高质量效果。
2)本申请所提供的针灸艾灸筒,针灸针外表面上设置药物涂层,在穿刺皮肤的同时,对穴位进行局部给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针灸艾灸筒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梅,未经张建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30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氨基酸溶液高倍浓缩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驱动机构的电位滴定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