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老人用扶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6680.6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10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毛萍;吴桂华;林燕;朱琛;姜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3/02 | 分类号: | A61H3/02;G01S19/14;G08B2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王如意 |
地址: | 41021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老人 用扶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老人用扶拐装置,其结构包括拐身、拐把和辅助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老人用扶拐装置,通过在拐把内设置了辅助机构,当光线较差时,按下照明按钮,拐柄左侧顶部的照明灯点亮,当遇到危险时,按下报警按钮,元件槽内底面右侧的警报器响起,信号处理器将数据以信号的形式传输至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将数据信号传输至绑定的相关人员,便于相关人员及时通过警报器右侧的GPS定位器寻找使用者,计步器记录使用者运动量及运动路线,便于相关人员对使用者运动情况实时监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扶拐装置,通常由一根木制或金属棍子为主体,结构简单,不足以满足目前的使用要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老人用扶拐装置,属于扶拐领域。
背景技术
扶拐是一种辅助行走的简单器械,是一种重要的医疗康复辅助用具,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凸显,并且年轻人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不能很好地照顾老人,大多数老人独居家中,为了保证留守老人行动方便安全,市面上出现了扶拐装置。
现有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老人用扶拐装置,通常由一根木制或金属棍子为主体,结构简单,不足以满足目前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老人用扶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老人用扶拐装置,通常由一根木制或金属棍子为主体,结构简单,不足以满足目前的使用要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老人用扶拐装置,包括拐身、底座、拐柄、拐把和辅助机构,所述拐身底部焊接有底座,且拐身顶部固定有拐柄,所述拐把焊接于拐柄右侧顶部,所述辅助机构设置于拐把内,所述辅助机构由元件槽、GPS定位器、警报器、报警按钮、计步器、信号处理器、信号发生器、照明灯、照明按钮和电源盒组成,所述元件槽开设于拐把内顶部,且元件槽内底面右侧设置有GPS定位器,所述警报器安装于GPS定位器左侧,所述报警按钮设置于拐把外壁底部右侧,所述计步器设于元件槽内底面中部,所述信号处理器安装于元件槽内底面左侧,且信号处理器右侧安装有信号发生器,所述照明灯嵌于拐柄左侧顶部,所述照明按钮设于拐把外壁底面左侧,所述电源盒固定于拐柄底面,所述电源盒由固定盒、拆卸盖、蓄电池和充电接口组成,所述固定盒左侧顶部与拐柄底面固定连接,且固定盒右侧通过卡扣配合安装有拆卸盖,所述蓄电池设于固定盒内底部,所述充电接口开设于固定盒前端面顶部,所述GPS定位器、警报器、报警按钮、计步器、信号处理器、信号发生器、照明灯、照明按钮和充电接口均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警报器与报警按钮电连接,所述照明灯与照明按钮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底面贴合有防滑层,且防滑层厚度为5mm。
进一步地,所述拆卸盖通过卡扣安装于固定盒右侧,且拆卸盖右侧面中部固定有拉把。
进一步地,所述照明灯外侧安装有灯罩,且灯罩左侧凸出于拐柄左侧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接口开设于固定盒前端面顶部,且充电接口外侧设有防尘盖。
进一步地,所述拐身左侧贴合有反光带,且反光带长度与拐身长度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按钮和照明按钮均设置于拐把外壁底面,且报警按钮和照明按钮表面均贴合有防滑磨砂层。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盒固定于拐柄底面,且电源盒底面与拐身顶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警报器为蜂鸣报警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盒和拆卸盖钨钢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未经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66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