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半身与双侧脑灌注的动脉插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6430.2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63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朝;程兆云;葛振伟;钱晓亮;叶发民;孟凡伟;杨雷一;梁维杰;姚东风;葛畅;黄佳鑫;陈小三;张真真;李静华;任培军;刘礼平;孙俊杰;胡俊龙;李争艳;轩继中;王保才;王圣;黄佳佳;孙静;林鹏辉;吕爱珍;李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朝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半身 双侧脑 灌注 动脉 插管 | ||
1.一种下半身与双侧脑灌注的动脉插管,包括插管本体,所述插管包括供血管(4)、对称设置供血管(4)出液端的第一分支管(1)和第二分支管(2)、连通至供血管(4)的第三分支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管(1)、第二分支管(2)和第三分支管(3)末端均设置有快接卡件,所述快接卡件包括与分支管一体设置的承卡件(5)、套设在承卡件(5)上的固定环套(6),其中承卡件(5)圆周侧面上具有多个出液口和第一限位槽(501);所述固定环套(6)内端侧面上设置有限位卡条(601),所述限位卡条(601)插接于第一限位槽(501)内;分支管与承卡件(5)交接端部侧面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502),第二限位槽(502)自分支管端面贯穿至分支管侧面,且所述第二限位槽(502)与第一限位槽(501)位置对应设置,限位卡条(601)贯穿第一限位槽(501)和第二限位槽(5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半身与双侧脑灌注的动脉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条(601)自由端具有限位块(602),第二限位槽(502)沿分支管延伸方向设置,且限位卡条(601)始终活动插接于第一限位槽(501)与第二限位槽(502)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半身与双侧脑灌注的动脉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卡件(5)为外置圆锥形结构,固定环套(6)内侧面沿分支管延伸方向倾斜聚拢设置,即固定环套(6)内侧面设置有限位卡条(601)的一端直径大于另一端直径,且所述固定环套(6)内侧面的倾斜方向与承卡件(5)圆锥形结构处侧面的倾斜方向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半身与双侧脑灌注的动脉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套(6)圆周侧面和分支管上均设置有固定块(503),所述固定块(503)在分支管延长方向上的前后两侧面均具有卡槽(60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下半身与双侧脑灌注的动脉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卡件(5)自由端为栅形结构,栅形结构之间的空隙构成承卡件(5)的出液口,承卡件(5)另一端具有承卡侧面(505),其中组成所述栅形结构的栅条(504)为软质材料构成,承卡件(5)上承卡侧面(505)为硬质材质构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半身与双侧脑灌注的动脉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卡件(5)为圆柱形结构,固定环套(6)内侧面为直径均匀分布的环面,所述固定环套(6)套设在承卡件(5)外,且所述固定环套(6)内侧面设有条形槽,条形槽内设置有固定球囊(603),所述固定球囊(603)通过球囊收缩侧管连接控制球囊释放或收缩的球囊开关。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下半身与双侧脑灌注的动脉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管内侧面设置有沿分支管延伸方向开放设置的瓣膜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下半身与双侧脑灌注的动脉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管(1)、第二分支管(2)和第三分支管(3)上均设置有止流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朝,未经李建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64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连续调节的血管扩张器
- 下一篇:一种制热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