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速电线剥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4868.7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9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隆;黄德知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浙南气动焊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2 | 分类号: | H02G1/12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速 电线 线装 | ||
一种低速电线剥线装置,包括基座以及从左至右设置于基座上的低速电机、用于将电线塑料外皮剥除的剥皮组件、用于夹持并固定电线的夹持组件,低速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剥皮组件与丝杆连接,基座上还设有卸料组件以及置于卸料组件前端的出料组件,卸料组件、出料组件置于剥皮组件与夹持组件之间,卸料组件包括卸料气缸、连杆、连杆滑动套、V型块,出料组件包括拨线电机、转动杆、接料板和出料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现了机械化出料,减少人工操作,使用更加方便,通过调节L型限位板使用位置的调节组件,可以精确调节剥线长度,满足多种剥线长度需求,并且可以防止被剥离的外皮随意掉落,便于收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剥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速电线剥线装置。
背景技术
剥线机就是将电线、光缆等线材塑料外皮与金属芯剥离的机器。在使用线材时,要将线材一端的塑料外皮去除,才能将线材与目标设备连接。
但是,现有的剥线设备在剥线完成后,电线需要人工取出,然后将其放置在指定区域,从取到放需要花费少量时间,如此一来操作剥线的时间就少了,如此一来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速电线剥线装置,其能限制线材剥线端的剥线长度,能够实现机械出料,使用时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低速电线剥线装置,包括基座以及从左至右设置于基座上的低速电机、用于将电线塑料外皮剥除的剥皮组件、用于夹持并固定电线的夹持组件,低速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剥皮组件与丝杆连接,所述基座上还设有卸料组件以及置于卸料组件前端的出料组件,所述卸料组件、出料组件置于剥皮组件与夹持组件之间,所述卸料组件包括卸料气缸、连杆、连杆滑动套、V型块,所述卸料气缸竖直向上固定于所述基座,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卸料气缸活塞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杆滑动连接于所述连杆滑动套内部,所述连杆滑动套与所述基座右端设有的夹持组件底座左端面转动连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所述V型块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出料组件包括剥线电机、转动杆、接料板和出料板,所述剥线电机横向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剥线电机输出端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接料板与所述出料板呈60°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杆外表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剥皮组件与夹持组件之间设置了卸料组件与出料组件,实现了卸料过程的机械化,减少人工操作,使用更加简单。
优选的,所述剥皮组件左侧固定连接有外壳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壳罩覆盖于丝杆上方,防止剥落的线皮掉落到丝杆上。
优选的,所述外壳罩上表面设有限定剥线长度的L型限位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L型限位板竖向部分能够限定线材剥皮端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L型限位板与外壳罩之间设有调节L型限位板使用位置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开于L型限位板的横向部分上的调节槽以及穿过所述调节槽螺接于外壳罩上的螺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松开螺栓,可以左右调节L型限位板在外壳罩的位置;拧紧螺栓,可以确定剥皮长度;能够对剥皮的长度进行调节,满足不同长度要求。
优选的,所述L型限位板的竖向部分的右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供线材插于内的插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插套能使线皮更快速的,完全的脱离线材金属芯。
优选的,所述外壳罩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刻度标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准确确定所需剥皮长度。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有益效果:实现了机械化出料,减少人工操作,使用更加方便,通过调节L型限位板使用位置的调节组件,可以精确调节剥线长度,满足多种剥线长度需求,并且可以防止被剥离的外皮随意掉落,便于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浙南气动焊钳有限公司,未经乐清市浙南气动焊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48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使用的模具加工用清理设备
- 下一篇:热交换器清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