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地理科学用地球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4437.0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6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静雯;魏虹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静雯 |
主分类号: | G09B27/08 | 分类号: | G09B27/08;F21V33/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泰州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5 | 代理人: | 何银南 |
地址: | 1540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地理 科学 用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地理科学用地球仪,包括承载底座,所述承载底座底部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带动转轴,所述第一带动转轴顶部活动连接有可视盒体,所述可视盒体顶部连接有第二带动转轴,所述第二带动转轴底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环,所述承载环底部固定连接有辅助转轴,所述上半球底部开设有第一卡扣槽,位于底部的所述卡扣块卡扣连接有下半球,通过设有的上半球、第一卡扣槽、下半球、第二卡扣槽、连接件与连接扣,可以很好的将连接件、上半球与下半球相卡扣连接,同时便于拆卸与安装,避免了某一处零件损坏需要整体进行更换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地理科学用地球仪,属于地球仪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球仪,即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设有长度、面积和方向、形状的变形,所以从地球仪上观察各种景物的相互关系是整体而又近似于正确的,早期地球仪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先印刷出狭长的三角形图块,然后将这些图块剪下来,粘贴在木球上,德国最有名的地球仪制作者,是纽伦堡学者琼汉恩斯·肖纳,他在16世纪早期制作的两个地球仪保存至现如今,现有的装置,不能便于安装与拆卸,往往某一处零件损坏需要整体进行更换,同时在使用地球仪的时候,不能很好的根据颜色来进行更加精确的讲解与辨别,为此,提供一种新型地理科学用地球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地理科学用地球仪,便于安装与拆卸,避免了往往因某一处零件损坏需要整体进行更换的情况,同时可以很好的根据颜色来进行更加精确的讲解与辨别,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地理科学用地球仪,包括承载底座,所述承载底座底部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带动转轴,所述第一带动转轴顶部活动连接有可视盒体,所述可视盒体顶部连接有第二带动转轴,所述第二带动转轴底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环,所述承载环底部固定连接有辅助转轴,所述辅助转轴底部固定连接有辅助杆,所述承载环内壁卡扣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顶部与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卡扣块,位于顶部的所述卡扣块卡扣连接有上半球,所述上半球底部开设有第一卡扣槽,位于底部的所述卡扣块卡扣连接有下半球,所述下半球顶部开设有第二卡扣槽,所述可视盒体内腔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LED灯。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二卡扣槽呈对称开设与下半球顶部左右两侧,且所述下半球顶部与连接件底部卡扣连接,且通过卡扣块与第二卡扣槽。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卡扣槽呈对称开设于上半球底部左右两侧,所述上半球底部与连接件顶部卡扣连接,且通过卡扣块与第一卡扣槽。
进一步而言,所述上半球、下半球与连接件相卡扣连接为圆形结构,且所述上半球与下半球外侧表面均贴覆有荧光涂层。
进一步而言,所述辅助杆底部固定连接于可视盒体内腔底部中央,且所述辅助杆顶部通过辅助转轴活动连接于承载环底部。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二带动转轴贯穿连接于可视盒体顶部中央,且所述第二带动转轴顶部固定连接有带动环。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地理科学用地球仪,通过设有的上半球、第一卡扣槽、下半球、第二卡扣槽、连接件与连接扣,几者相配合,可以很好的将连接件、上半球与下半球相卡扣连接,同时便于拆卸与安装,避免了某一处零件损坏需要整体进行更换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地理科学用地球仪,通过设有的荧光涂层与LED灯,两者相配合,可以很好的让使用者在光线较暗的地方,通过LED灯照射荧光涂层,可以更加清晰准确的看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静雯,未经刘静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44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电容隔离的网口漏电保护电路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扁平金属带绕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