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液样本收集系统、外周静脉内导管装置和盐水冲洗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3466.5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1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马亦平;J·斯帕塔罗;H·德兰;K·维利比罗;J·K·伯克霍兹;B·D·彼得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4 | 分类号: | A61B5/154;A61B5/15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秦振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样本 收集 系统 静脉 导管 装置 盐水 冲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样本收集系统、外周静脉内导管装置和盐水冲洗管。所述血液样本收集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血液收集端口和缓冲件室;收集针,所述收集针形成为穿过所述壳体并进入所述血液收集端口;和缓冲件,所述形成在所述缓冲件室内,以当血液收集管被所述收集针刺穿时抵消所述血液收集管内的真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特别地,本公开涉及一种血液样本收集系统、外周静脉内导管装置和盐水冲洗管。
背景技术
溶血是血细胞的破裂。当血细胞发生溶血时,细胞中的内含物可能会从细胞壁内被扯出。这导致细胞本身的破坏,并可能破坏分析例如血液样本中所接收的细胞和其他液体的能力。
在抽血期间,通过静脉内(IV)设备、例如外周静脉内导管(peripheralintravenous catheter)(PIVC)接收血液样本。静脉内设备可以允许血流通过静脉内设备并进入血液收集管。一些血液收集管可以包括塑料或玻璃管,该塑料或玻璃管在其中形成有真空并且使用橡胶塞密封。血液收集管的示例是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开发的
但是,在真空血液收集管的操作过程中,血液收集管内的负压可能会对收集的样本施加足以引起溶血的显著量的力。压力也可能足够大,以致使导管的远端形成鱼嘴状,从而形成一个较小的开口,从而在血细胞穿过放置在患者血管内的静脉内导管时增加了在血细胞上产生的剪切力。
真空血液收集管产生的压力是通过将血液收集管抽空已知的体积而产生的,其中,抽空的体积越大,负压的量就越大。举例来说,置于真空下的10ml体积可以在血液收集管内产生600mmHg的负压。
本文所要求保护的主题不限于解决任何缺点的或仅在诸如本文所述的那些环境中操作的实施例。相反,而是本背景技术部分是为了描述当前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其中操作的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血液样本收集系统、外周静脉内导管装置、盐水冲洗管以及相关系统和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即使当使用真空容器型血液收集管时,该血液样本收集系统也可以收集血液样本而不会使该样本劣化。另外,血液样本收集系统可包括压缩盐水冲洗管,该压缩盐水冲洗管在已经从真空容器型血液收集管处收集了血液样本之后与血液样本收集系统对接并用于冲洗流体联接到血液样本收集系统的静脉内导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血液样本收集系统可包括:壳体,该壳体可包括血液收集端口以及缓冲件(baffle)室;针,所述针形成为穿过壳体并进入血液收集端口;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形成在缓冲件室内,以在血液收集管被针刺穿时抵消血液收集管内的真空。壳体可以包括两个针,所述两个针被放置成刺穿血液收集管和压缩盐水冲洗管的橡胶膜。在操作期间,缓冲件可以通过有效地降低在血液收集样本内的真空压力来减少在抽血过程中施加在血液样本上的剪切力。当真空型血液收集管在血液收集端口处被引入时,缓冲件的体积可首先减小。随着血液样本被收集到血液收集管中,由于放置在缓冲件内的弹簧或缓冲件本身的弹性材料特性,管内真空产生的负压下降使得缓冲件得以恢复。缓冲件可以继续恢复,直到缓冲件恢复到其完全扩展状态为止。
血液样本收集系统还包括盐水冲洗管。盐水冲洗管可以在血液收集端口处引入,以便可以迫使盐水穿过静脉内导管以清除静脉内导管中的血液或其他流体。为了将盐水从盐水冲洗管中排出,盐水冲洗管可包括将盐水从盐水冲洗管中排出的柱塞、压缩空气或弹簧系统中的一种。
本公开还涉及一种外周静脉内导管装置,其中,所述外周静脉内导管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血液收集端口和缓冲件室,所述血液收集端口包括螺纹,以接收来自放置在所述血液收集端口中的血液收集管的互补螺纹,所述缓冲件室通过形成在所述壳体中的缓冲件导管流体地连接到所述血液收集端口;针,所述针形成为穿过所述壳体并进入所述血液收集端口;和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形成在所述缓冲件室内,以在血液收集管被所述针刺穿时抵消所述血液收集管内的真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克顿·迪金森公司,未经贝克顿·迪金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34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