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原鱼苗培养箱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2876.8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1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万良;张立;周建设;曾本和;刘海平;王金林;王且鲁;潘瑛子;陈美群;扎西拉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6 | 代理人: | 邹翠 |
地址: | 850000 西藏自***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原 鱼苗 培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原鱼苗培养箱,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其中一相对内侧壁上均设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上均匀分布由进水口,所述水箱内被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隔成第一养殖区、第二养殖区和第三养殖区,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均设有渗水孔,所述第一隔板上的渗水孔的孔径小于第二隔板上的渗水孔的孔径,养殖区内均设有透水装置。具有在喂养时育苗可根据自身体型进入不同养殖区内的优点,适用于高原鱼苗存活率低的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高原鱼苗培养箱。
背景技术
在养鱼之初,需要最先使用培养箱对其鱼苗进行养育,使得鱼苗成长至一定长度或是体积增大后才可将其鱼苗放置入池塘中进行饲养,可大大的提高其鱼苗的存活率。
但是,由于鱼苗在培养箱喂养时总会存在喂食争抢差异,所以导致鱼苗成长速度或者是体积并不相等,而体积较小的鱼苗在投入池塘养殖中会因身体素质较弱导入死亡,所以现有的培养箱不能很好的将其较大的鱼苗和较小的鱼苗进行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原鱼苗培养箱,具有在喂养时育苗可根据自身体型进入不同养殖区内的优点,适用于高原鱼苗存活率低的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原鱼苗培养箱,包括水箱和透水装置,所述水箱的两相对内侧壁的顶部水平设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上均匀分布有进水口,所述水箱内被垂直于所述进水管道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隔成第一养殖区、第二养殖区和第三养殖区,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均设有渗水孔,所述第一隔板上的渗水孔的孔径小于第二隔板上的渗水孔的孔径,所述透水装置包括排水管道和水平设于水箱底部的出水管道,所述第一养殖区、第二养殖区和第三养殖区内均设有竖直的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的出水口延伸至所述水箱的底部外侧,并与所述出水管道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排水管道的高度高于所述水箱的高度,所述排水管道的侧壁上沿其周向布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距离所述水箱的顶部6cm-10cm。
在孵化好的鱼苗放入水箱中,定期给鱼苗喂食,在喂食过程中,体积较小的鱼苗可通过隔板上的渗水孔进入其他养殖区内,避免造成小鱼苗吃不到饲料的情况,同时为了保持水箱中的水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各个养殖区内均设有透水装置,当水位高于排水管道上的排水孔高度时,多余的水从排水孔流出即可,为了避免水位过低将排水孔距离水箱的顶部6cm-10cm。
优选的,所述渗水孔呈腰鼓形。将渗水孔设置呈腰鼓形是为了方便鱼苗穿过。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道的外部还套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一端设有卡凸,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卡凸相匹配的卡接件。
在排水管道的外侧设置过滤网是为了增大鱼苗与流水之间的接触面,同时通过卡凸和卡接件连接是为了方便拆装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呈六边形或八边形。
将过滤网设置呈六边形或八边形,是为了增大其面积。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侧壁内设有水槽,所述水槽与所述排水管道连通,所述水箱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水槽连通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距离所述水箱的顶部7cm-13cm。
在水箱的侧壁上设置限位孔和水槽是为了进一步对水位进行限制,避免水位过高,鱼苗跃出水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孵化好的鱼苗放入水箱中,定期给鱼苗喂食,在喂食过程中,体积较小的鱼苗可通过隔板上的渗水孔进入其他养殖区内,避免造成小鱼苗吃不到饲料的情况,同时为了保持水箱中的水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各个养殖区内均设有透水装置,当水位高于排水管道上的排水孔高度时,多余的水从排水孔流出即可,为了避免水位过低将排水孔距离水箱的顶部6cm-10cm。
(2)将渗水孔设置呈腰鼓形是为了方便鱼苗穿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未经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28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