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胶生产的原料进料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2637.2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9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余市力科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8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胶 生产 原料 进料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胶生产的原料进料控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端的左右两侧均贯穿固定安装有进料管且两个进料管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箱体的底侧中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箱体的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滑坡,所述滑坡的顶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转动电机的电机轴贯穿于箱体的底侧和套筒的底侧且延伸至套筒的顶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转动电机,便于将多种原料经进料管投入箱体内后,可启动转动电机,转动两个支架,从而促进原料的混合,并经出料管排出到生产装置内,本实用新型直接在进料时就开始原料的混合,减去了原料进入到生产装置内后再进行搅拌的步骤,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具体为一种密封胶生产的原料进料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密封胶是指随密封面形状而变形,不易流淌,有一定粘结性的密封材料,是用来填充构形间隙、以起到密封作用的胶粘剂,具有防泄漏、防水、防振动及隔音、隔热等作用,通常以沥青物、天然树脂或合成树脂、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等干性或非干性的粘稠物为基料,配合滑石粉、白土、炭黑、钛白粉和石棉等惰性填料,再加入增塑剂、溶剂、固化剂、促进剂等制成,可分为弹性密封胶、液体密封垫料和密封腻子三大类,广泛用于建筑、交通运输、电子仪器仪表及零部件的密封。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密封胶的生产过程中,对多种原料注入生产装置内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搅拌,导致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胶生产的原料进料控制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密封胶生产的原料进料控制装置,包括箱体;
所述箱体顶端的左右两侧均贯穿固定安装有进料管且两个进料管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箱体的底侧中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箱体的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滑坡,所述滑坡的顶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转动电机的电机轴贯穿于箱体的底侧和套筒的底侧且延伸至套筒的顶侧,所述转动电机的电机轴轴头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架,两个所述支架的前侧横截面均呈L型,两个所述支架的朝外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搅拌板,所述箱体的右侧下端固定安装有出料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动电机的电机轴通过外圈上端的密封轴承与套筒内部的上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个所述进料管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导料管,两个所述导料管的底端均低于套筒的顶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滑坡的顶部呈朝右向下倾斜状,所述出料管的右端呈朝右向下倾斜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动电机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经外部电源与转动电机和两个电磁阀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胶生产的原料进料控制装置,通过设置的转动电机,便于将多种原料经进料管投入箱体内后,可启动转动电机,转动两个支架,从而促进原料的混合,并经出料管排出到生产装置内,本实用新型直接在进料时就开始原料的混合,减去了原料进入到生产装置内后再进行搅拌的步骤,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胶生产的原料进料控制装置,由于两个进料管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导料管,且两个导料管的底端均低于套筒的顶侧,便于限制原料落下的位置,避免原料落到套筒上且流到套筒内。
3.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胶生产的原料进料控制装置,由于滑坡的顶部呈朝右向下倾斜状,且出料管的右端呈朝右向下倾斜状,便于导向原料,从而使得原料被搅拌后直接经滑坡和排料管排出,避免箱体内物料的残留。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余市力科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余市力科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26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