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2611.8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90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赵煜;黄传兵;董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煜 |
主分类号: | E01H3/02 | 分类号: | E01H3/02;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8 | 代理人: | 庞启成 |
地址: | 262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作业 喷淋 降尘 降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包括喷淋装置主体、底座、控制柜、水泵、水箱和扶手,所述喷淋装置主体焊接在底座的上部,且喷淋装置主体的前侧开设有收纳槽,并且收纳槽的顶部与喷淋板转轴连接,同时喷淋板的底部通过限位螺栓与限位块相连接,所述喷淋板的内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水泵固定在水箱的上部,且水箱位于喷淋装置主体的一侧,并且水箱的后侧焊接有扶手,同时喷淋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柜,所述喷淋板的两侧与防护罩内侧推动装置的伸缩端转轴连接。该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在放置时,可对喷淋板处的喷淋管和喷淋头进行收纳放置,避免在搬运时对喷淋头造成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降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作业时,由于建筑材料多为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时,易产生大量的烟尘,特别是在地面施工时,产生的大量烟尘会飘散到施工地面的周围,不利于对施工作业周围环境的保护,因此,需要对施工作业区进行防尘保护。
但是现有的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在使用后放置时,不方便对喷淋头的保护,在搬运移动时,易造成喷淋头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在使用后放置时,不方便对喷淋头的保护,在搬运移动时,易造成喷淋头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包括喷淋装置主体、底座、控制柜、水泵、水箱和扶手,所述喷淋装置主体焊接在底座的上部,且喷淋装置主体的前侧开设有收纳槽,并且收纳槽的顶部与喷淋板转轴连接,同时喷淋板的底部通过限位螺栓与限位块相连接,所述喷淋板的内侧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喷淋管,并且喷淋管上设置有喷淋头,同时喷淋管的顶部通过进水口和水管夹头与水泵软管连接,所述水泵固定在水箱的上部,且水箱位于喷淋装置主体的一侧,并且水箱的后侧焊接有扶手,同时喷淋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柜,所述喷淋板的两侧与防护罩内侧推动装置的伸缩端转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喷淋板的安装结构为旋转结构,且喷淋板的厚度小于喷淋装置主体上收纳槽的槽深。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位于喷淋装置主体的下部,且限位块与喷淋装置主体之间为转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动装置为倾斜设置,且推动装置关于喷淋装置主体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槽深大于喷淋管的直径和喷淋头的厚度之和,且喷淋管等距排列在安装槽内。
优选的,所述喷淋头等距排列在喷淋管上,且喷淋管与喷淋头为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在放置时,可对喷淋板处的喷淋管和喷淋头进行收纳放置,避免在搬运时对喷淋头造成损坏;
1、在喷淋装置主体上开设有收纳槽,起到放置喷淋板的作用,有利于对喷淋板的收纳处理,并通过推动装置的设置,推动装置为液压缸或电动伸缩杆等可以实现推动的现有装置,可实现对喷淋板的推动展开;
2、在喷淋板的内侧设置有安装槽,起到安装喷淋管的作用,并通过喷淋管实现喷淋头的安装,有利于实现大范围的喷淋降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喷淋装置主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淋装置主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喷淋板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喷淋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喷淋板内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煜,未经赵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26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灌肠类食品自动脱膜切片机
- 下一篇:一种会计证储存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