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刷油墨废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0643.4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63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施川;王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川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12 | 分类号: | B01D46/12;B01D53/04;F23G7/07 |
代理公司: | 湖北天领艾匹律师事务所 42252 | 代理人: | 程明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 油墨 废气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刷油墨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印刷装置,且印刷装置的右侧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油墨废气处理技术领域。该印刷油墨废气处理装置,通过设有活性炭层,经过活性炭层吸附部分残余的废气经过燃烧箱,在燃烧催化剂的作用下,废气中含有的有机废气(VOCs)燃烧裂解成为无毒的碳、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单质物质,提高了废气的净化率,然后携带热量的气体经过出气管进入到螺旋管中,废气处理箱中的第一倾斜导热板和第二倾斜导热板将热量传导给活性炭层,通过提高活性炭层的温度提高活性炭的吸附能力,进一步地提高了废气的净化率,并且无需额外的加热装置,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油墨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印刷油墨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油墨是由有色体(如颜料、染料等)、连结料、填(充)料、附加料等物质组成的均匀混合物;能进行印刷,并在被印刷体上干燥;是有颜色、具有一定流动度的浆状胶粘体。因此,颜色(色相)、身骨(稀稠、流动度等流变性能)和干燥性能是油墨的三个最重要的性能。它们的种类很多,物理性质亦不一样,有的很稠、很粘;而有的却相当稀。有的以植物油作连结料;有的用树脂和溶剂或水等作连结料。这些都是根据印刷的对象即承印物、印刷方法、印刷版材的类型和干燥方法等来决定,印刷行业,使用油墨、甲苯、二甲苯、汽油、酒精等有机溶剂,造成环境污染。凹版印刷工艺的烘干油墨工序,污染排放尤为严重。占油墨总量30%~70%的有机溶剂由干燥箱挥发,产生大量有机废气(VOCs),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破坏大气环境。
现有的对油墨印刷废气的处理,由于油墨印刷废气属于有机废气,大多数采用活性炭吸附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活性炭吸附的方式净化效率也只是可以达到90%左右,依然有部分有机废气被排出,危害人体健康,破坏大气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刷油墨废气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对油墨印刷废气的处理,由于油墨印刷废气属于有机废气,大多数采用活性炭吸附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活性炭吸附的方式净化效率也只是可以达到90%左右,依然有部分有机废气被排出,危害人体健康,破坏大气环境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印刷油墨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印刷装置,且印刷装置的右侧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废气处理箱,且废气处理箱内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倾斜导热板,所述废气处理箱内表面的左侧且位于第一倾斜导热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倾斜导热板,且第一倾斜导热板和第二倾斜导热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层,所述废气处理箱的顶部连通有第二连接管,且废气处理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热交换器,所述第二连接管的顶端与热交换器的入口相连通,且热交换器的出气口连通有第三连接管,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废气处理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燃烧箱,且燃烧箱内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右侧连通有喷头,且燃烧箱内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催化剂床,所述燃烧箱内表面的顶部和底部且位于第一催化剂床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催化剂床,且燃烧箱的右侧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废气处理箱的外表面嵌入连接有螺旋管,且出气管远离燃烧箱的一端与螺旋管的右端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废气处理箱的内腔且位于第一倾斜导热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细级滤网,所述废气处理箱的内腔且位于细级滤网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粗级滤网。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左侧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右端贯穿挡板。
优选的,所述螺旋管的左端连通有排气管,且第一连接管远离印刷装置的一端与废气处理箱的底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倾斜导热板和第二倾斜导热板的数量均设置为多个,且喷头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管远离热交换器的一端贯穿燃烧箱并延伸至燃烧箱的内部,所述第三连接管远离热交换器的一端与连通管的左侧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川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川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06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豆豉洗霉装置
- 下一篇:应急照明电表和应急照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