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质灾害预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89430.6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6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亭;谢涛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E21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丽芳 |
地址: | 330031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质灾害 预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质灾害预警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地质灾害预警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下方一体成型有连杆,连杆的下方设置有底座,底座与连杆之间设置有一号定位杆、套筒和二号定位杆,二号定位杆和底座为一体式结构,一号定位杆套接在套筒的外部,一号定位杆和二号定位杆相对的一端均插接进套筒的内部,根据安装平面的实际情况,选择性的应用不同的套筒,通过限位块和卡杆的卡合效果配合紧固件的固定作用,能够令装置主体稳定的置放安装在相应的安装面,具备较好的适配调整能力,同时通过连杆、一号定位杆之间的相对移动处理,可对装置主体的工作高度进行调整,并且拉把、背板的存在方便人们对装置的移动搬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质灾害预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质灾害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经济技术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国家实施防灾减灾救灾新战略,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明确方向——聚焦地质灾害隐患在哪里、什么时间可能发生等关键问题,破解监测预警技术瓶颈,当前,面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形势,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新技术、新方法方面取得新进展,常会使用到一种地质灾害预警装置进行有效的防治操作,而现有的地质灾害预警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根据实际安装斜面的情况,对底座进行合适的安装操作,实用性差,并且没有更多的功能性调节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地质灾害预警装置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质灾害预警装置,具有一定调节适配能力和更多功能性效果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质灾害预警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下方一体成型有连杆,连杆的下方设置有底座,底座与连杆之间设置有一号定位杆、套筒和二号定位杆,二号定位杆和底座为一体式结构,一号定位杆套接在套筒的外部,一号定位杆和二号定位杆相对的一端均插接进套筒的内部,一号定位杆和二号定位杆的侧边壁面上均分布有卡杆,套筒内壁上与卡杆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限位块,连杆的外壁上一体成型有拉把和背板。
优选的,限位块的内部开设有与卡杆相匹配的卡槽,套筒的外侧安装有紧固件,紧固件为紧固螺栓构件。
优选的,背板为弧形板状结构并且其内壁上粘合有贴合层,贴合层为橡胶构件,拉把共设置有两个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一号定位杆靠近连杆一侧的外壁上旋接有手阀,手阀上杆状部分的端部与连杆的表面相接触。
优选的,套筒内部的中间位置处一体成型有分隔板,限位块共设置有两部分。
优选的,底座上表面的四角位置处开设有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根据安装平面的实际情况,选择性的应用不同的套筒,通过限位块和卡杆的卡合效果配合紧固件的固定作用,能够令装置主体稳定的置放安装在相应的安装面,具备较好的适配调整能力,同时通过连杆、一号定位杆之间的相对移动处理,可对装置主体的工作高度进行调整,并且拉把、背板的存在方便人们对装置的移动搬运,具有一定的使用实用性和更多功能性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未经东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894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钢管冷拔机
- 下一篇:引流管的可拼接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