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铁盾构管壁行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85834.8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2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毕路;赵洪洋;姜启军;时宇;陈宪;夏伟;陈实;高伟;彭峰;张书攀;胡兴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40 | 分类号: | E21D11/40;E21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马德胜 |
地址: | 44201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盾构 管壁 行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地铁盾构管壁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承重机构,设有行走轮的行走机构,所述行走轮与地铁盾构管壁紧密贴合,以及连接所述行走机构与所述承重机构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垂直于所述地铁盾构管壁,垂足在所述行走轮与所述地铁盾构管壁之间的切线上。本申请提供的地铁盾构管壁行走装置,能在基底混凝土浇筑及轨道安装之前使用,搬运不受局限,搬运效率高,加快现场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轨道铺设领域,尤其是一种地铁盾构管壁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地铁建设、市政输水隧洞、电力隧道等领域中广泛应用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需要倒运大量的设备、工具以及材料。而地铁盾构圆形隧道内空间狭小,场地有限,为倒运工作大大增加难度。
根据倒运需求出现了一种轨道小车,主要通过在轨道上行走进行搬运,但是这类小车需要在轨道安装之后才能使用,不能在基底混凝土浇筑前使用,进而使得搬运效率低,搬运局限性大,大大影响现场施工进度及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盾构管壁行走装置,能在基底混凝土浇筑及轨道安装之前使用,搬运不受局限,搬运效率高,加快现场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铁盾构管壁行走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承重机构,
设有行走轮的行走机构,所述行走轮与地铁盾构管壁紧密贴合,
以及连接所述行走机构与所述承重机构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垂直于所述地铁盾构管壁,垂足在所述行走轮与所述地铁盾构管壁之间的切线上。
优选地,所述承重机构包括,
垂直于所述地铁盾构管壁行走装置行驶方向的两个横梁,
连接两个所述横梁的纵梁,
所述连接部一端与所述横梁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行走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行走机构设有4个。
优选地,所述纵梁为至少两个。
优选地,所述纵梁两端上设有挡板。
优选地,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上设有物料平板。
优选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作用于所述行走轮的制动件,以使得所述行走轮启停。
优选地,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为工字钢。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行走机构和所述承重机构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行走机构和所述承重机构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铁盾构管壁行走装置,主要应用于地铁盾构管上,而地铁盾构管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地铁盾构管是在基底混凝土浇筑及轨道安装之前就已经形成;二是,地铁盾构管截面通常是圆形,无特殊圆形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铁盾构管壁行走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承重机构,用于承载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工具以及材料,还设有带有行走轮的行走机构,行走轮始终于地铁盾构管壁紧密贴合,连接部用于连接行走机构与承重机构,行走轮在行走的过程中,通过连接部可带动承重机构及放置于承重机构上的施工材料行走,为了确保行走轮在地铁盾构管壁上的附着力,连接部与水平轴线呈一定夹角,即连接部垂直于地铁盾构管壁,垂足在行走轮与地铁盾构管壁之间的切线上,这样设置,使得行走轮在地铁盾构管壁上的附着力最大,减少了行走轮在行走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铁盾构管壁行走装置不仅能在基底混凝土浇筑及轨道安装之前使用,使得搬运不受局限,还提高搬运效率,加快现场施工进度,提高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858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