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臭氧接触与活性炭滤池集成式净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76762.0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1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徐敬;陈余星;吴峰;汪龙;黄晓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净化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3 | 代理人: | 高正航 |
地址: | 31760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接触 活性炭 滤池 集成 净水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臭氧接触与活性炭滤池集成式净水系统,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净水厂难以提升供水水质的问题。本臭氧接触与活性炭滤池集成式净水系统,包括外壳,净水系统还包括中间水池以及臭氧接触腔与炭砂滤池腔,中间水池、臭氧接触腔以及炭砂滤池腔依次连通,中间水池中具有能将中间水池中的水向所述臭氧接触腔内输送的提升泵,臭氧接触腔包括数个竖直设置的分腔,数个分腔依次相邻设置且数个分腔首尾交替连通,外壳上还连接有臭氧投放单元,分腔中设置有与所述臭氧投放单元相连通的曝气管和/或曝气盘,炭砂滤池腔中设置有活性炭滤料以及石英砂滤料。本臭氧接触与活性炭滤池集成式净水系统具有能提高用水水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臭氧接触与活性炭滤池集成式净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城乡自来水的供应范围越来越广,而水源地的水质和供水量却难以完全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集中供水时采用各种用于净化水的水处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现有的净水处理措施往往需要建设规模较大的净水厂,不仅成本较高,建设受到场地限制较多,且在供水需求较小的地方存在利用率过低的情况。
为此,申请人设计了一种集成式模块化净水厂并申请了中国专利(其申请号为:201610621853.6;其公布号为:CN106082495A),该集成式模块化净水厂包括外壳、进水管和出水管,外壳内通过隔板依次分隔成相互独立的设置有网格反应器的絮凝腔、设置有斜管或者斜板的沉淀腔和设置有滤料的过滤腔,进水管与絮凝腔相连通,进水管上还连接有能将流经进水管的水与絮凝药剂混合的混合器,滤料以及斜管或斜板分别固定于过滤腔和沉淀腔的中部,絮凝腔通过连通通道一与沉淀腔内位于斜管或斜板下方的沉淀进水腔相连通,沉淀腔内位于斜管或斜板上方的沉淀出水腔通过连通通道二与过滤腔内位于滤料上方的过滤进水腔相连通,过滤腔内位于滤料下方的过滤出水腔与出水管相连通。该集成式模块化净水厂将絮凝腔、沉淀腔和过滤腔集成为一体,既能满足水处理的基础需求,也能面对供水需求小的地方提供规模较小的水处理设备。
但是,随着我国城市水污染的日渐严重,供给水厂的水源水质受到污染,许多湖泊和水库呈现富营养化,仅仅进行基础的水处理,难以保证供水安全和提升供水水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臭氧接触与活性炭滤池集成式净水系统,解决了净水厂难以提升供水水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臭氧接触与活性炭滤池集成式净水系统,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净水系统还包括中间水池以及均位于外壳内的臭氧接触腔与炭砂滤池腔,所述中间水池、臭氧接触腔以及炭砂滤池腔依次连通,所述中间水池中具有能将中间水池中的水向所述臭氧接触腔内输送的提升泵,所述臭氧接触腔包括数个竖直设置的分腔,数个所述分腔依次相邻设置且数个分腔首尾交替连通,所述外壳上还连接有臭氧投放单元,所述分腔中设置有与所述臭氧投放单元相连通的曝气管和/或曝气盘,所述炭砂滤池腔中设置有活性炭滤料以及石英砂滤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净化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净化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767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竹棒钻孔用吸尘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三铰接结构的电缆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