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翻边固定件的快速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76118.3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8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培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泰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快速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边固定件的快速成型模具,通过特定的成型排序实现翻边固定件的依次成型,成型模具在合模过程中,通过上模板带动其上方所有的组配件下行,翻边凸模与翻边底模先压住成型板材继续下行,实现边缘裁切、冲孔作业,当上模板带动其上方所有的组配件下行到死点时,止高板与上垫板接触到,同时翻边底模与翻边凸模结合、翻孔底模与翻孔凸模以及翻孔冲头结合、凸台底模与顶部凹孔配合、成型凸模与成型底模匹配,以上动作同时进行实现整个产品的整体成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冲床一个冲压动作中便完成多工位冲压加工,并且工位间的成型顺序设计合理,效率高、不良率低,是一种理想的翻边固定件的快速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方向成型、翻边、冲裁的翻边固定件的快速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多方向成型、翻边、冲裁五金件的冲压模具传统工艺上大多数为单工程模具,因其制作简单、修模方便、模具成本较低,所以被大家广泛应用,但因它工序较多,多次定位加工后存在积累误差,制件质量相对不稳定,而且一道工序需要至少一台冲床和一个操作工人,因此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且效率太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翻边固定件的结构为周边向上翘起,中部凸起且在中心处设置有上下通透的孔,此种形状的金属冲压件成型皆是采用多模具配合实现,因其成型工艺较为复杂,多模具累加误差尤为明显。
作为本行业技术人员,如何设计一种翻边固定件的快速成型模具,通过新的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多模具累加作业所产生的误差以及效率低的弊端是本行业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边固定件的快速成型模具,通过各分体模具之间的相互配合,将原有单个模具的成型工序重新整合、设计,以单个冲压设备配合自动送料设备实现翻边固定件的快速成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翻边固定件的快速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自上而下依次固定有上模板,上垫板,固定板,止高板,导板,所述的固定板和止高板之间设置有胶块;所述的下模上自上而下依次为凹模固定板,下垫板,下模板;
所述的上模板上自左向右依次固定有单片冲刀和双片冲刀和前后端部冲刀,前后端部冲刀的右侧为一个顶部凹孔,顶部凹孔的右侧为成型凸模,成型凸模的右侧为中心孔冲刀,中心孔冲刀的右侧为翻边凸模,翻边凸模的右侧为翻孔凸模,翻孔凸模中心处设置有与其联动的翻孔冲头,翻孔冲头的右侧为切断刀;
所述的下模板上自左向右依次固定有凸台底模,凸台底模的右侧为成型底模,成型底模的右侧为冲孔底模,冲孔底模的右侧为翻边底模和翻孔底模;
所述的凸台底模与顶部凹孔匹配设置,两者冲压结合实现凸台的成型;所述的成型凸模与成型底模匹配设置,两者冲压结合实现翻边固定件外轮廓的成型;所述的中心孔冲刀和冲孔底模配合实现中心孔的冲裁,所述的冲孔底模与成型底模外形相同,其中心处设置有竖向孔用于和冲刀配合;所述的翻边凸模与翻边底模配合实现翻边固定件外轮廓翻边作业;所述的翻孔底模与翻孔凸模以及翻孔冲头联动实现中心孔边缘处的翻边作业。
以上所述的所有底模以及凹模全部为镶块式设计。
所述的单片冲刀和双片冲刀以及中心孔冲刀和翻孔冲头和切断刀的顶端插装在固定板中,与上垫板一同锁紧固定在上模板上。
所述的成型凸模和翻边凸模以及翻孔凸模全部镶嵌在导板中,与止高板通过螺栓锁紧在上垫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泰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泰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761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圆级进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瓷砖生产用平板印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