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震安全仓的内支撑架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57233.6 | 申请日: | 2020-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6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峻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峻华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B1/343;E04B1/24;E04B1/58;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卞勇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支撑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避震安全仓的内支撑架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边支撑架、门支撑架、第二侧边支撑架以及窗支撑架,所述第一侧边支撑架、门支撑架、第二侧边支撑架以及窗支撑架分别与安全仓的外墙体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将安全仓的四个侧边墙体分别连接在第一侧边支撑架、门支撑架、第二侧边支撑架以及窗支撑架外侧,当有重物砸落时,安全仓内部通过内支撑架体支撑,增强侧墙体的抗压能力,防止安全仓的侧墙体倒塌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灾害救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避震安全仓的内支撑架体。
背景技术
地震又称地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会使地面、建筑物以及山体受到震动破坏,发生地面塌陷和房屋倒塌等现象,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为了避免在地震时被物品砸伤,人们研发出了多种避震安全仓,能够让人们在地震时躲入安全仓内,确保自身安全,但是现有的避震安全仓的仓体结构的强度较低,并且结构过于复杂,安装困难,当有重物砸落时,安全仓的内部减震支撑结构无法支撑重量,导致安全仓的仓体被压垮倒塌。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震安全仓的内支撑架体,能够对仓体起到较强的减震支撑作用,并且结构简单,拆装便捷。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避震安全仓的内支撑架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边支撑架、门支撑架、第二侧边支撑架以及窗支撑架,所述第一侧边支撑架、门支撑架、第二侧边支撑架以及窗支撑架分别与安全仓的外墙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边支撑架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连接于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上端的第一顶梁以及连接于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之间的第一拉手横梁,所述第一拉手横梁平行处于第一顶梁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顶梁安装槽,所述第一支撑柱与第一拉手横梁连接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横梁连接槽,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顶梁安装槽,所述第二支撑柱与第一拉手横梁连接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横梁连接槽,所述第一顶梁具有与第一支撑柱连接的第一顶梁连接端以及与第二支撑柱连接的第二顶梁连接端,所述第一顶梁连接端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顶梁连接榫,所述第二顶梁连接端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二顶梁连接榫,所述第一顶梁连接榫嵌入第一顶梁安装槽连接,所述第二顶梁连接榫嵌入第二顶梁安装槽连接,所述第一拉手横梁具有与第一支撑柱连接的第一横梁连接端以及与第二支撑柱连接的第二横梁连接端,所述第一横梁连接端设有第一横梁连接榫,所述第二横梁连接端设有第二横梁连接榫,所述第一横梁连接榫嵌入第一横梁连接槽连接,所述第二横梁连接榫嵌入第二横梁连接槽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柱具有与外墙体贴合的第一支撑柱右侧面,所述第一顶梁安装槽开设在第一支撑柱右侧面与第一支撑柱上表面的交界夹角处,所述第一顶梁安装槽包括水平延伸的第一水平槽壁以及竖直延伸的第一竖直槽壁,所述第一竖直槽壁由第一支撑柱朝第二支撑柱方向延伸并逐渐向第一支撑柱右侧面方向倾斜,所述第二支撑柱具有与外墙体贴合的第二支撑柱右侧面,所述第二顶梁安装槽开设在第二支撑柱右侧面与第二支撑柱上表面的交界夹角处,所述第二顶梁安装槽包括水平延伸的第二水平槽壁以及竖直延伸的第二竖直槽壁,所述第二竖直槽壁由第二支撑柱朝第一支撑柱方向延伸并逐渐向第二支撑柱右侧面方向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峻华,未经张峻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72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避震安全仓外墙体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钢筋切断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