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群控电梯仿真模型及其智能评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52434.7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9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巍;蔡嘉鹏;李胄;陈林强;何蔚林;应凌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5109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群 电梯 仿真 模型 及其 智能 评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群控电梯仿真模型及其智能评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顶板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控制柜,所述顶板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智能分析模块,所述第一立板、第二立板、第三立板和第四立板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钢化玻璃,所述第一模型单元、第二模型单元和第三模型单元内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隔板且隔板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曳引驱动模块,所述导轨内均设置有轿厢且轿厢顶部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在牵引绳底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锁闩与锁扣的分离将钢化玻璃打开,日常维护清洁更方便,出现内部结构故障也更方便维修,而且模型整体结构强度更高,更不易破损,使模型的使用寿命大大增加,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演示模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群控电梯仿真模型及其智能评分装置。
背景技术
群控电梯仿真模型是为了配合大中专院校、技校、职业学校、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电梯维修物业管理部门等有关电梯专业和工业自动化专业课程实验演示,使更多的人能够更好地了解电梯、使用电梯,培养出更多的电梯专业人才,适应电梯行业的发展需要,而精心设计的。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群控电梯仿真模型是根据最常见的升降式电梯结构,全部采用透明有机材料制成,其结构与实际电梯完全相同,但是现有的群控电梯仿真模型都是密闭结构,无法轻易打开,日常维护清洁困难,一旦内部结构出现故障,也很难打开模型进行维修,而且现有的群控电梯仿真模型所用的透明有机材料虽然便于观察学习,但是整体结构强度较差,在搬运或移动过程中,极容易破损导致模型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群控电梯仿真模型及其智能评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群控电梯仿真模型及其智能评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板、第二立板、第三立板和第四立板,所述第一立板、第二立板、第三立板和第四立板顶端均固定连接在顶板底部,所述顶板顶部固定连接在防尘罩底端,所述顶板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控制柜,所述顶板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智能分析模块,所述第一立板、第二立板、第三立板和第四立板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钢化玻璃,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为第一模型单元,所述第二立板和第三立板之间为第二模型单元,所述第三立板和第四立板之间为第三模型单元,所述第一模型单元、第二模型单元和第三模型单元内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隔板且隔板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曳引驱动模块,所述曳引驱动模块底部均设置有牵引绳,所述第一模型单元、第二模型单元和第三模型单元内中部和下部前端均固定连接有三个隔板且隔板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厅门,所述厅门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召唤面板,所述第一模型单元、第二模型单元和第三模型单元内均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内均设置有轿厢且轿厢顶部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在牵引绳底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模型单元、第二模型单元和第三模型单元内的曳引驱动模块均通过导线与控制柜相互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防尘罩和第四立板一侧上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控制柜和显示屏均通过导线与智能分析模块相互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钢化玻璃一侧均通过合页与第一立板的前端和后端相互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钢化玻璃另一侧中间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锁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四立板前端和后端中间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与锁闩相对应的锁扣。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未经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24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车用风琴式推拉折叠纱门
- 下一篇:一种多媒体集线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