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临界流体装置自动开关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48516.4 | 申请日: | 2020-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1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胡德栋;宋天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J13/06 | 分类号: | F16J13/06;F16J13/22;G05D3/12 |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雷斐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界 流体 装置 自动开关 系统 | ||
1.一种超临界流体装置自动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高压釜(1)、动力系统(2)、控制系统(3)、导轨(4)、移动平台(5);高压釜(1)包括第一高压釜(1-1)、第n高压釜(1-n)(n=2,3,4...),每个高压釜都包括卡箍(1-1-1)、上封头(1-1-2)、筒体(1-1-3)、下封头(1-1-4)、支承座(1-1-5)、销孔(1-1-6)、密封圈(1-1-7)、加热夹套(1-1-8)和销(1-1-9),动力系统(2)包括第一自动推拉杆(2-1)、连杆机构(2-2)、第二自动推拉杆(2-3)、第三自动推拉杆(2-4)、自动旋转杆(2-5)、第四自动推拉杆(2-6)、第五自动推拉杆(2-7)、第六自动推拉杆(2-8)、第七自动推拉杆(2-9)、第一动力输出管线(2-10)、第二动力输出管线(2-11)、第三动力输出管线(2-12)、第四动力输出管线(2-13)、第五动力输出管线(2-14)、第六动力输出管线(2-15)、第七动力输出管线(2-16)、第八动力输出管线(2-17)、动力源(2-18),连杆机构(2-2)包括第一电磁铁(2-2-1)、连杆机构主体(2-2-2),第二自动推拉杆(2-3)包括第二电磁铁(2-3-1)、第二自动推拉杆主体(2-3-2),第三自动推拉杆(2-4)包括第三电磁铁(2-4-1)、第三自动推拉杆主体(2-4-2),控制系统(3)包括控制终端(3-1)、第一数据传输线(3-2)、第二数据传输线(3-3)、第三数据传输线(3-4)、第四数据传输线(3-5)、第五数据传输线(3-6)、第六数据传输线(3-7)、第七数据传输线(3-8)、第八数据传输线(3-9)、第一电源线(3-10)、第二电源线(3-11)、第三电源线(3-12)、第一位置传感器(3-13)、第二位置传感器(3-14)、第三位置传感器(3-15)、第四位置传感器(3-16)、第五位置传感器(3-17)、第六位置传感器(3-18)、第七位置传感器(3-19)、第八位置传感器(3-20);第一高压釜(1-1)与第n高压釜(1-n)(n=2,3,4...)依次排成一排,第一高压釜(1-1)的上封头(1-2)与筒体(1-3)通过卡箍(1-1-1)连接,下封头(1-4)采用固定方式与筒体(1-3)连接,第n高压釜(1-n)(n=2,3,4...)的结构与第一高压釜(1-1)相同但尺寸可不同,动力系统(2)的初始位置与第一高压釜(1-1)对应,第四自动推拉杆(2-6)固定在动力源(2-18)上,自动旋转杆(2-5)固定于第四自动推拉杆(2-6)上端,第一电磁铁(2-2-1)通过第一电源线(3-10)与控制终端(3-1)连接,连杆机构(2-2)前端的第一电磁铁(2-2-1)通过电磁力连接卡箍(1-1-1),连杆机构主体(2-2-2)连接第一自动推拉杆(2-1),第五自动推拉杆(2-7)固定于自动旋转杆(2-5)上端,第二电磁铁(2-3-1)通过第二电源线(3-11)与控制终端(3-1)连接,第二自动推拉杆主体(2-3-2)固定于第五自动推拉杆(2-7)上,第六自动推拉杆(2-8)固定于第二自动推拉杆(2-3)上,第三电磁铁(2-4-1)通过第三电源线(3-12)与控制终端(3-1)连接,第三自动推拉杆主体(2-4-2)连接于第六自动推拉杆(2-8)上,第七自动推拉杆(2-9)固定在导轨(4)上,最短行程与第一高压釜(1-1)位置对应,第一自动推拉杆(2-1)通过第一动力输出管线(2-10)与动力源(2-18)连接,第二自动推拉杆主体(2-3-2)通过第二动力输出管线(2-11)与动力源(2-18)连接,第三自动推拉杆主体(2-4-2)通过第三动力输出管线(2-12)与动力源(2-18)连接,自动旋转杆(2-5)通过第四动力输出管线(2-13)与动力源(2-18)连接,第四自动推拉杆(2-6)通过第五动力输出管线(2-14)与动力源(2-18)连接,第五自动推拉杆(2-7)通过第六动力输出管线(2-15)与动力源(2-18)连接,第六自动推拉杆(2-8)通过第七动力输出管线(2-16)与动力源(2-18)连接,第七自动推拉杆(2-9)通过第八动力输出管线(2-17)与动力源(2-18)连接,第一位置传感器(3-13)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一自动推拉杆(2-1)杆上并通过第一数据传输线(3-2)与控制终端(3-1)连接,第二位置传感器(3-14)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二自动推拉杆(2-3)杆上并通过第二数据传输线(3-3)与控制终端(3-1)连接,第三位置传感器(3-15)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三自动推拉杆(2-4)杆上并通过第三数据传输线(3-4)与控制终端(3-1)连接,第四位置传感器(3-16)通过螺栓固定于自动旋转杆(2-5)上并通过第四数据传输线(3-5)与控制终端(3-1)连接,第五位置传感器(3-17)通过螺栓固定于第四自动推拉杆(2-6)上并通过第五数据传输线(3-6)与控制终端(3-1)连接,第六位置传感器(3-18)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五自动推拉杆(2-7)上并通过第六数据传输线(3-7)与控制终端(3-1)连接,第七位置传感器(3-19)通过螺栓固定于第六自动推拉杆(2-8)上并通过第七数据传输线(3-8)与控制终端(3-1)连接,第八位置传感器(3-20)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七自动推拉杆(2-9)上并通过第八数据传输线(3-9)与控制终端(3-1)连接,移动平台(5)内置动力源(2-18)、控制终端(3-1)并安装在导轨(4)上,可通过第八数据传输线(3-9)、第八位置传感器(3-20)控制第八动力输出管线(2-17)和第七自动推拉杆(2-9)实现在导轨(4)上移动及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851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广告展示功能的服装展示柜
- 下一篇:一种电力施工用收放线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