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鼠皮瓣撕脱碾压伤模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45200.X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8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吴近芳;张旭东;茅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近芳 |
主分类号: | A01K15/00 | 分类号: | A01K15/00;A01K15/02;A01K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启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39 | 代理人: | 袁威 |
地址: | 31001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鼠 皮瓣撕脱 碾压 模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鼠皮瓣撕脱碾压伤模型机,夹持器固定主体支架到工作台上,主体支架的两端设置向外伸出的固定架,固定架和夹持器配合,主体支架的底部一侧设置支撑架,支撑架的上方设置碾压器,主体支架的底部另一侧设置撕裂转轴,撕裂转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到主体支架上;碾压器的上方设置碾压砝码,碾压器的加压横梁的两端与主体支架滑动连接,加压横梁的下方两端分别设置上碾压转轴固定座,上碾压转轴固定座可转动连接上碾压转轴的端部,上碾压转轴的下方设置下碾压转轴,下碾压转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到主体支架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维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实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维修的大鼠皮瓣撕脱碾压伤模型机。
背景技术
皮瓣是一具有血液供应的皮肤及其附着的皮下脂肪组织所形成。在皮瓣形成与转移过程中,必须有一部分与本体(供皮瓣区)相连,此相连的部分称为蒂部,以保持血液供应,其他在面及深面均与本体分离,转移到另一创面后(受皮瓣区),暂时仍由蒂部血运供应营养,等受皮瓣区创面血管长入皮瓣,建立新的血运后,再将蒂部切断,始完成皮瓣转移的全过程,故又名带蒂皮瓣,但局部皮瓣或岛状皮瓣转移后则不需要断蒂。
建立小型哺乳动物皮肤碾压撕脱伤模型是研究皮肤撕脱伤创面修复及用药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实验方法和手段。皮肤撕脱伤是整形外科常见的创伤之一,近年来其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皮肤撕脱伤后,撕脱组织在早期往往有血液循环并保持一定的活力,但随着伤后时间的推移,受伤组织逐渐出现继发性坏死。以往皮肤撕脱伤的基础研究较少,主要是缺乏皮肤撕脱伤的动物模型。
实用的皮肤碾压撕脱伤模型是研究药物和治疗方法的前提。以往曾有猪后肢皮肤碾压撕脱伤模型,使用仿汽车皮肤撕脱伤模型机,将猪固定在滑动小车上的水泥平台上,通过控制机械的转速及压力造成猪下肢皮肤撕脱伤。但是使用猪后肢皮肤撕脱伤模型形成的撕脱皮瓣坏死面积难于精确控制,而且各种实验费用也相当高,不便于进行大规模的标本研究。
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维修的大鼠皮瓣撕脱碾压伤模型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维修的大鼠皮瓣撕脱碾压伤模型机。
一种大鼠皮瓣撕脱碾压伤模型机,包括:
夹持器,所述夹持器固定主体支架到工作台上,所述主体支架的两端设置向外伸出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和夹持器配合,所述主体支架的底部一侧设置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方设置碾压器,所述主体支架的底部另一侧设置撕裂转轴,所述撕裂转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到主体支架上;
所述碾压器的上方设置碾压砝码,所述碾压器的加压横梁的两端与主体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加压横梁的下方两端分别设置上碾压转轴固定座,所述上碾压转轴固定座可转动连接上碾压转轴的端部,所述上碾压转轴的下方设置下碾压转轴,所述下碾压转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到主体支架上;
撕裂砝码,所述撕裂砝码连接牵引绳,所述牵引绳放置在撕裂转轴上。
所述夹持器为U形,U形侧面啮合丝杆,所述丝杆设置把手。
所述碾压砝码设有穿过主体支架上横梁的导向轴。
所述支撑架截面为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所述上碾压转轴和下碾压转轴之间设有缝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近芳,未经吴近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52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