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椎间孔镜下可变角度平锉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42028.2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3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郝丕宝;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能华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A61B17/94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1024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椎间孔镜下 可变 角度 打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椎间孔镜下可变角度平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平锉打磨装置、动力往复驱动装置、角度驱动装置组成,所述的平锉打磨装置由锉片、上盖板、下托板、内刀管、外刀管、内杆、外刀管铰接轴、内刀管铰接轴组成,通过动力往复驱动装置带动内杆前后移动进而实现磨削骨质,通过角度驱动装置驱动内刀管前后移动实现下托板的角度旋转继而实现调节锉片的角度调节,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实用性强、工作范围大、患者损伤小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实用性强、工作范围大、患者损伤小的椎间孔镜下可变角度平锉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脊柱、关节、创伤骨外科临床手术中,有大量需要进行骨质打磨、切削的操作,目前多以手动或电动的骨锯、骨凿、骨锉、咬骨钳,以及多种形状设计的磨头等工具处理,有些工具多用于大创口的开放式手术,而且会为了便于后续临床操作,如假体的安装,再加之工具操作的可控性差,对骨质造成过多的破坏,如骨锯、骨凿、骨锉等。有些工具因其不能实现规整、光滑的骨质创面,术后给患者带来了不良刺激,如类似咬骨钳类医疗器械。磨头虽然头部尺寸较小,也可实现高效的磨削,但因其不能实现对软组织的保护,所以多用于纯骨质环境下的磨削,多用于齿科,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创伤处操作空间狭小,采用椎间孔镜技术为患者提供减小外伤创口、减轻疼痛感、减小伤疤、降低住院治疗率、早日恢复正常功能等优点。
目前,椎间孔镜下打磨工具都为钻头式打磨工具,其特点是速度快,但其工作范围较小,效率并不是太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实用性强、工作范围大、患者损伤小的椎间孔镜下可变角度平锉打磨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椎间孔镜下可变角度平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平锉打磨装置、动力往复驱动装置、角度驱动装置组成,所述的平锉打磨装置由锉片、上盖板、下托板、内刀管、外刀管、内杆、外刀管铰接轴、内刀管铰接轴组成,所述的上盖板扣合在下托板的后端部,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设有锉片,锉片的前端伸出上盖板前端并裸露在下托板的前端部上方,锉片的后端伸进上盖板后端并与内杆相连接,所述的内杆外部套接外刀管,所述的上盖板和下托板的后端分别经外刀管铰接轴与外刀管相铰接,所述的内杆与外刀管之间设有内刀管,所述的内刀管的下端伸出外刀管与经内刀管铰接轴与下托板相铰接,所述的外刀管的后端与角度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内刀管与角度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内杆穿过角度驱动装置与动力往复驱动装置相连接,通过动力往复驱动装置带动内杆前后移动进而实现磨削骨质,通过角度驱动装置驱动内刀管前后移动实现下托板的角度旋转继而实现调节锉片的角度调节。
本发明所述的角度驱动装置由壳体、驱动轮、驱动中间体组成,所述的壳体设为管状,壳体的前端与外刀管后端固定连接,壳体的内部设有驱动中间件,驱动中间件的前端与内刀管后端相连接,驱动中间件的中部设有驱动螺纹,所述的驱动轮伸进壳体内与驱动中间件的驱动螺纹配合连接,通过转动驱动轮转动带动驱动中间件前后移动,进而实现带动内刀管的前后移动。
本发明所述的驱动中间体与壳体之间设有预紧弹簧,通过预紧弹簧实现驱动中间体壳体之间的稳定性,使内刀管移动更可靠,不会出现微动。
本发明所述的外刀管外部设有椎间孔镜,所述的外刀管穿过椎间孔镜的工作通道,与后侧的角度驱动装置和动力往复驱动装置相连接,使平锉打磨装置在椎间孔镜下工作。
本发明所述的锉片上端面设有锉削用的锉齿,磨削骨质的同时保护软组织不受伤害。
本发明所述的锉片由前端硬质部和后端柔性部组成,前端硬质部保证锉片磨削强度,后端柔性部保证锉片往复传动动力流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能华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博能华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20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