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机多工位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41010.0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4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劲松;顾杰电;崔冬伟;韩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元新冲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3P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翔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80 | 代理人: | 康云晓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机多工位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机多工位成型模具:包括由上模板、下模板、导柱和导套组成的模架,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上依次设置下料模位、对焊模位、拍平模位及折弯模位。本实用新型的一机多工位成型模具,具有多个模位,在同一次冲压过程中,能同步完成多个步骤的冲压加工,设备之间的布置也更紧凑,同步性好而且加工效率高,从而提高了导电铜排的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一机多工位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附图1~2所示为一种导电铜排01,具有多个弯折部,其中一个柔性折弯部由多层软铜排02与两端的硬铜排焊接为一体,然后经电镀、折弯而成。上述导电铜排01结构复杂,成型难度大,加工步骤繁琐,主要如下:下料、对焊、拍平、切废、折弯成型、倒角、铆合、电镀、软连接成型及检测。如采用单台装置依次加工该导电铜排01,生产效率低下,加工精度也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导电铜排的生产加工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机多工位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一机多工位成型模具,包括由上模板、下模板、导柱和导套组成的模架,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上依次设置下料模位、对焊模位、拍平模位及折弯模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机多工位成型模具,具有多个模位,在同一次冲压过程中,能同步完成多个步骤的冲压加工,设备之间的布置也更紧凑,同步性好而且加工效率高,从而提高了导电铜排的加工效率。
优选的:所述下料模位、对焊模位、拍平模位及折弯模位共用同一组上模板与下模板。
优选的:所述下料模位、对焊模位、拍平模位及折弯模位设置有独立的导柱和导套。
优选的:所述对焊模位包括定位面板、上碰焊电极与下碰焊电极,所述定位面板设有空缺区,所述下碰焊电极设置在所述定位面板下方、并从所述空缺区外露,所述上碰焊电极设置在所述下碰焊电极的正上方,所述定位面板上对应导电铜排与多层软铜排,分别设有一号定位装置与二号定位装置。
优选的:所述拍平模位具有拍平模、压筋模及切废模。
优选的:所述折弯模位具有多个折弯成型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电铜排展开后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电铜排成型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电铜排的成型步骤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焊模位的示意图。
上模板1、下模板2、导柱3、导套4、下料模位5、对焊模位6、拍平模位7、折弯模位8、定位面板601、上碰焊电极602、下碰焊电极603、空缺区604,导电铜排01、多层软铜排02、工艺支耳03、折弯部04、加筋部05、压扁部0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一种一机多工位成型模具,包括由上模板1、下模板2、导柱3和导套4组成的模架,所述上模板1与下模板2上依次设置下料模位5、对焊模位6、拍平模位7及折弯模位8。本实施例的下料模位5下料所得的毛胚板,满足后续加工的要求,包括有导电铜排01与工艺支耳03。本实施例的一机多工位成型模具,具有多个模位,在同一次冲压过程中,能同步完成多个步骤的冲压加工,设备之间的布置也更紧凑,同步性好而且加工效率高,从而提高了导电铜排的加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元新冲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元新冲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10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木建筑钢筋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扭振测试齿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