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固定光学元件组合件底座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40811.5 | 申请日: | 2020-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8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韩虎;王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汉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7/00 | 分类号: | G02B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毕雅凤 |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固定 光学 元件 组合 底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固定光学元件组合件底座,包括基座和双通机座,所述基座的下端设置有防滑垫,所述次基座的上端设置有插入座,所述插入座的中部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基座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块的前端设置有调节片,所述滑槽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担片,所述双通机座的后端设置有横杆,所述双通机座的后端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U形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条。该组合式固定光学元件组合件底座,与现有的普通的组合件底座相比,增加了次基座的设置,次基座既可以综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根据使用需要决定,通过担板和机夹片的设置,使得该设备能够适应于各种不同尺寸的组合件,使用范围更加的广泛,有效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元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式固定光学元件组合件底座。
背景技术
光学零件,又称光学元件。光学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大部分光学零件起成像的作用,如透镜、棱镜、反射镜等,另外还有一些在光学系统中起特殊作用(如分光、传像、滤波等)的零件,如分划板、滤光片、光栅用以光学纤维件等,全息透镜、梯度折射率透镜、二元光学元件等,是一二十年来出现的新型光学零件。
目前存在的组合件底座,大都结构简单,最常见的则是插孔式的小体型底座,只能够固定单个或重量轻的元件组合件,局限性较大,对于现在越加复杂的设备和设施来说,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并且组合件多变,单一的固定方式无法满足多变的需求,常常需要更换设备,成本增加,现有的组合件底座,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组合件底座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固定光学元件组合件底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的组合件底座,大都结构简单,最常见的则是插孔式的小体型底座,只能够固定单个或重量轻的元件组合件,局限性较大,对于现在越加复杂的设备和设施来说,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并且组合件多变,单一的固定方式无法满足多变的需求,常常需要更换设备,成本增加,现有的组合件底座,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固定光学元件组合件底座,包括基座和双通机座,所述基座的下端设置有防滑垫,且基座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次基座,所述次基座的上端设置有插入座,且插入座的上端设置有插入孔,所述插入座的中部设置有锁紧螺栓,且次基座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螺丝,所述基座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中部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前端设置有调节片,且调节片的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担片,且担片的后端设置有固定螺丝,所述双通机座的后端设置有横杆,且双通机座位于支撑块的上端,所述双通机座的后端设置有调节螺栓,且双通机座的前端设置有U形底座,所述U形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条,且固定条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机夹片,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顶帽。
优选的,所述次基座通过螺丝与基座相连接,且次基座之间关于基座的中心线相对称。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贯穿于支撑块的内部,且调节片的中心线与支撑块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垂直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担片通过固定螺丝和调节片相连接,且担片沿着调节片内部滑槽左右移动。
优选的,所述横杆贯穿于双通机座的内部,且横杆与支撑杆的中轴线之间互相垂直。
优选的,所述固定条镶嵌与U形底座的内部,且固定条贯穿于机夹片的内部,并且机夹片之间相互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次基座的设置,次基座上端零件的结构较为简单,仅设置有插入座和插入孔,当需要摆放固定的设备结构较为简单时,则只需要将设备底座通过插入孔与次基座相固定即可,次基座与基座之间通过螺丝相连接,螺丝的连接方式更加的便于拆卸,使得次基座可以根据工作和设备需要,从基座内部分离出来,以便于更加适应工作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汉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汉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08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气污染防治采样设备
- 下一篇:基于BIM的智能工厂监测与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