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37090.2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2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范怀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补洞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补洞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包括底盘,所述底盘顶面的一侧开设有贯穿底面的灌注孔,所述底盘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面活动连接有转盘,且转轴上套接有定位托架,所述定位托架顶面环形阵列开设有四个滑槽,所述底盘顶面环形阵列开设的贯穿底面的四个横槽内均穿插有定位块,且定位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块,四个所述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四个滑槽内,且滑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栓。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块可实现单面固定在坑洞内,通过底盘对坑洞进行封堵,方便混凝土灌注填补坑洞,通过分体式底盘的设计,可使补洞器适用于不同的坑洞类型,实现对坑洞单面或双面的封堵,操作简单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补洞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会在墙面地面上开凿孔洞便于完成施工流程,在施工完成后,有些孔洞需要填补至与墙面齐平便于粉刷,然而有的孔洞较大,人工填补效果不好且效率低。
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9703716U)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只适用楼板孔洞的填补,墙面单面的坑洞不适用,使用范围较小;2、操作不便携,需要两个面同时作用力才能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WT,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包括底盘,所述底盘顶面的一侧开设有贯穿底面的灌注孔,所述底盘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面活动连接有转盘,且转轴上套接有定位托架,所述定位托架的顶面环形阵列开设有四个贯穿底面与边侧的滑槽,所述底盘顶面环形阵列开设的贯穿底面的四个横槽内均穿插有定位块,且定位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块,四个所述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四个滑槽内,且滑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栓,所述转盘的顶面环形阵列开设有贯穿底面的四个弧形滑槽,且四个限位栓分别穿插在四个弧形滑槽内,其中左右两侧的所述限位栓的顶面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定位托架顶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内贯穿连接有螺丝杆,两个所述活动块均螺纹连接在螺丝杆上,两个所述活动块的一侧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且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托架为十字型结构,且四个滑槽分别开设在十字型结构顶面一侧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底盘顶面靠近灌注孔边缘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盖,且活动盖的直径大于灌注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定位块由圆柱轴固定连接橡胶矩形条组成,且定位块的侧截面为T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螺丝杆的长度与定位托架的宽度相等,且螺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
优选的,所述底盘和转盘均为圆盘结构,且底盘的直径大于转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块可实现单面固定在坑洞内,通过底盘对坑洞进行封堵,方便混凝土灌注填补坑洞。
(2)本实用新型通过分体式底盘的设计,可使补洞器适用于不同的坑洞类型,实现对坑洞单面或双面的封堵,操作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定位托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底盘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学,未经刘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370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后视镜合件装配工装
- 下一篇:一种氨纶纱加工用线团抽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