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房屋建筑基础深基坑开挖施工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32705.2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5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华;邓游亮;顾金星;罗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市永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7/04;E02D5/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4600 四川省宜宾***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房屋建筑 基础 基坑 开挖 施工 防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房屋建筑基础深基坑开挖施工防护结构,属于基坑支护领域,包括基坑本体,所述基坑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板,所述支板上设置有用于蓄水的蓄水层,所述支板上开设有贯穿支板的渗水孔,所述基坑本体顶部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底部预埋至基坑本体顶部的土体内,所述配重块上设置有多个锚索,多个所述锚索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锚索的两端分别与配重块和支板固定连接,所述锚索穿设于渗水孔内。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提高支护效果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房屋建筑基础深基坑开挖施工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及室内外装修工程。“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等需要的工程。在建筑基坑施工时,为确保施工安全,防止塌方事故发生,必须对开挖的建筑基坑采取支护措施。建筑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坑类型、基坑挖掘深度、降排水条件、周边环境对基坑侧壁位移的要求,基坑周边荷载、施工季节、支护结构使用期限等因素,做到合理设计、精心施工、经济安全。深基坑支护是指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及周边环境采用的的措施。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663576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支护体,包括用于抵紧深基坑边坡的支板、贯穿所述支板的渗水孔、固定于所述支板端面且覆盖所述渗水孔的滤膜,所述支板上固定有覆盖所述渗水孔的蓄水袋、位于所述蓄水袋内的保水剂、贯穿所述蓄水袋侧壁的多个透水孔,所述滤膜位于所述支板和所述蓄水袋之间。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将支板抵接至基坑内壁上,在支板上设置蓄水袋,通过蓄水袋内的保水剂对从支板渗水孔处渗透的水分进行吸收和蓄滞,从而减少渗水聚集到深基坑坑底,但是蓄水袋在吸收大量水分后重量增加,会对支板施加朝向基坑内侧的力,导致支板对基坑的支护效果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提高支护效果的房屋建筑基础深基坑开挖施工防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房屋建筑基础深基坑开挖施工防护结构,包括基坑本体,所述基坑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板,所述支板上设置有用于蓄水的蓄水层,所述支板上开设有贯穿支板的渗水孔,所述基坑本体顶部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底部预埋至基坑本体顶部的土体内,所述配重块上设置有多个锚索,多个所述锚索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锚索的两端分别与配重块和支板固定连接,所述锚索穿设于渗水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基坑时,将支板抵接至基坑本体的侧壁上,在支板上安装好蓄水层,然后在基坑本体的顶部设置配重块,由支板的位置通过渗水孔朝向配重块钻孔,钻孔完成后,安装锚索到孔内,并使锚索的两端分别与配重块和支板固定连接,并如此安装多个锚索,锚索和配重块则可以对支板提供拉力,在蓄水层蓄水重力增加后,锚索便可以拉住支板,从而抵消来自蓄水层的重力,使支板可以更好地抵接在基坑本体的侧壁上,从而保证了支板对基坑本体的支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配重块上位于锚索端部所在的位置设置有弹簧,所述锚索远离支板的一端与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处于拉伸状态的弹簧可以对锚索产生拉力,使得锚索对支板产生拉力,从而使支板可以紧抵在基坑本体的侧壁上,进一步提高了支板对基坑本体的支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配重块上铰接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安装筒,所述弹簧位于安装筒内,且所述弹簧的端部与安装块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市永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宜宾市永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327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升降的巡检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曳引机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