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工耳蜗耳背电池的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28870.0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7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华;杨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唐佳弟;秦华毅 |
地址: | 20131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耳蜗 耳背 电池 充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耳蜗耳背电池的充电装置,其包括一个主电源单元,复数个电量检测及充电单元,及其复数个转接防呆单元,其中,该电量检测及充电单元包括充电前端保护模块及与该充电前端保护模块电气相连的充电管理控制器模块,该充电前端保护模块与该主电源单元电气相连,该充电管理控制器模块与该转接防呆单元一一对应并电气相连。该工耳蜗耳背电池的充电装置可同时对多块人工耳蜗耳背电池进行电量检测并充电,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在不需要使用外部测试仪的情况下就可以达到精准测试效果,使电量检测更加安全,且简单有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人工耳蜗耳背电池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从各种电子产品、通信设备、自动化仪器仪表和各种电动工具到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甚至到航天、航空等军事领域,无不与电池紧密相连。而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质量轻、安全性能好等优点,相较其它储能电池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锂电池的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人工耳蜗耳背电池内部采用锂电池,外壳采用ABS材料通过超声焊接工艺精工而成,具有容量大、寿命长、安全性能好、厚度小、重量轻、内阻小、放电性能佳等优点。
目前,对人工耳蜗耳背电池的充电是通过相配套的充电坞来完成,每台充电坞最多只能同时对2块人工耳蜗耳背电池进行充电,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工耳蜗耳背电池的充电装置,其能同时对多块人工耳蜗耳背电池进行电量检测并充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工耳蜗耳背电池的充电装置,其包括一个主电源单元,复数个电量检测及充电单元,及其复数个转接防呆单元,其中,该电量检测及充电单元包括充电前端保护模块及与该充电前端保护模块电气相连的充电管理控制器模块,该充电前端保护模块与该主电源单元电气相连,该充电管理控制器模块与该转接防呆单元一一对应并电气相连。
该充电管理控制器模块设有外围编程电阻。
该充电管理控制器模块采用先恒流再恒压的充电算法。
该主电源单元设有电源接口,该主电源单元通过该电源接口与复数个该电量检测及充电单元并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人工耳蜗耳背电池的充电装置可同时对多块人工耳蜗耳背电池进行电量检测并充电,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在不需要使用外部测试仪的情况下就可以达到精准测试效果,使电量检测更加安全,且简单有效。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人工耳蜗耳背电池的充电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工耳蜗耳背电池的充电装置,包括一个主电源单元110,复数个电量检测及充电单元122,及其复数个转接防呆单元123,其中,该主电源单元110与每一个该电量检测及充电单元122电气相连,用于提供电源并控制该电量检测及充电单元122的工作状态,该转接防呆单元123与该电量检测及充电单元122一一对应并电气相连,该转接防呆单元123用于安置人工耳蜗耳背电池进行充电并具有防呆功能,即安置人工耳蜗耳背电池时防止极性接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288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核杆菌快速检测的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
- 下一篇:一种动力电池隔板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