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50kN旋转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24186.5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0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胡俊;赵辉;刘磊;徐劲;常昌国;彭波;张汉;易德祥;肖军;陈兵;熊缘;刘爱辉;李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4 | 分类号: | H02G7/04;F16G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李新昂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50 kn 旋转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50kN旋转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通过连接件相连;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所述第一卡头为圆盘状,所述第二卡头为圆形球状;能够将钢丝绳上的扭力通过该50kN旋转连接器释放掉,提高整个线路的稳定性,保障整个线路的安全性能;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采用连接件相连接,而连接件一端为圆盘状,另一端为圆球状,且表面覆盖多条硅胶棱;当钢丝绳晃动是,第一连接头能够相对第二连接头转动,且第二卡头与卡接件相撞击时,能够减少冲击力,能更有效的将钢丝绳上的扭力释放,保障了整个线路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变电架线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50kN旋转连接器。
背景技术
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南通道线路工程总长9.366km,共有铁塔22基,基本风速为27m/s,线路中所使用的钢丝绳过长,钢丝绳上会产生股扭力,容易造成线路的稳定性差,易造成线路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50kN旋转连接器,能够释放钢丝绳上的扭力,增强整个线路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50kN旋转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通过连接件相连;
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所述第一卡头为圆盘状,所述第二卡头为圆形球状。
进一步,所述连接轴中部的直径大于两端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相离一端的中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通过轮轴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两侧的内壁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轮轴的一端通过螺纹与所述第一连接头或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内壁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卡头的外表面设有多个硅胶棱,多个所述硅胶棱间隔,且同圆心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内部均设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为圆环状。
进一步,所述第一卡头和所述第二卡头分别与所述卡接件相套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卡头的表面和所述第二卡头的表面与所述卡接件相接触处均覆盖有硅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够将钢丝绳上的扭力通过该50kN旋转连接器释放掉,提高整个线路的稳定性,保障整个线路的安全性能;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采用连接件相连接,而连接件一端为圆盘状,另一端为圆球状,且表面覆盖多条硅胶棱;当钢丝绳晃动是,第一连接头能够相对第二连接头转动,且第二卡头与卡接件相撞击时,能够减少冲击力,能更有效的将钢丝绳上的扭力释放,保障了整个线路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50kN旋转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50kN旋转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2,所述第一连接头1和所述第二连接头2通过连接件3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241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学护理用输液车
- 下一篇:便于拆卸的防护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