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以勒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22484.0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8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薛连喜;隋景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连喜 |
主分类号: | G10D7/02 | 分类号: | G10D7/02;G10D9/0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勒管,包括管身、管哨和侵子,所述管身上增设一个用于拓宽音域的第九音孔和一个泛音孔,所述管身上设有第一音孔、第二音孔、第三音孔、第四音孔、第五音孔、第六音孔、第七音孔和第八音孔,所述第九音孔位于第四音孔与第五音孔中间位置的一侧,所述第一音孔、第二音孔、第三音孔、第四音孔、第五音孔、第六音孔与第七音孔的孔心均位于同一轴线上。该以勒管,在管身上增设了一个音孔,使得其原本吹出的九至十个音拓宽至十八至二十个音,泛音孔在超吹时使用,两者相结合从而大大增加了以勒管的音域,而且管哨与侵子之间的连接安装和拆卸更加的便捷,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乐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拓宽音域效果的以勒管。
背景技术
乐器管子是一种吹管乐器,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它曾称为筚篥或芦管。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管子已经成为中国新疆一带通用的乐器,后来,管子传入中原,经过变化发展,它的演奏技艺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现在,管子广泛地流行于中国民间,成为北方人民喜爱的常用乐器。
管子的音量较大,音色高亢明亮、粗犷质朴,富有强烈的乡土气息。管子的构造比较简单,由管哨、侵子和圆柱形管身三部分组成。管子的用途很广,可用来独奏、合奏和伴奏。尤其在中国北方的一些乐种里,管子是非常重要的吹管乐器。管子的演奏技巧非常丰富,除了一般经常运用的颤音、滑音、溜音、吐音和花舌音外,还有特殊的打音、跨音、涮音和齿音等。除手指的技巧外,哨子含在嘴里的深浅也决定着管子发音的高低,吹奏时,利用口形的变化,还能模拟出人声和各种动物的叫声。运用循环换气法可不间歇地奏出长时值音型。
但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管子,其多是八个音孔,所能够发出的音色为九至十种,在一些演奏下具有一定的限制性。
因此本申请在管子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创造,并制成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音域的以勒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以勒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以勒管,包括管身、管哨和侵子,所述管身上增设一个用于拓宽音域的第九音孔和一个泛音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管身上设有第一音孔、第二音孔、第三音孔、第四音孔、第五音孔、第六音孔、第七音孔和第八音孔,所述第九音孔位于第四音孔与第五音孔中间位置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音孔、第二音孔、第三音孔、第四音孔、第五音孔、第六音孔与第七音孔的孔心均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第九音孔的孔心与第三音孔的孔心之间圆心角的范围为12°-15°,所述泛音孔的孔心与第七音孔的孔心之间圆心角的范围为8°-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音孔、第二音孔、第三音孔、第四音孔、第五音孔、第六音孔、第七音孔、第八音孔和第九音孔的孔径均相同,所述泛音孔孔径为第七音孔孔径的五分之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管哨包括哨口和哨根,所述哨根为圆台状,且哨根的表面上设有凸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侵子内设有安装槽,所述哨根位于安装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管身上安装有遮音板,所述遮音板包括支撑架、转轴、弹片和板身,板身的一端位于泛音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管身的材质为木材,所述管身的内径为50-8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连喜,未经薛连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224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液瓶翻转输送式泄漏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去除碎笋中铁杂质的分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