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测累计光辐射自动灌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21481.5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60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郑育锁;郭云峰;陈子学;肖波;张滈;刘志杰;侯正仿;于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G01J1/42;G05B19/0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0006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累计 光辐射 自动 灌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测累计光辐射自动灌溉装置,该装置包括累计光辐射强度传感器、中央控制器、水泵、管道电磁阀、传输系统、远程控制终端,以中央控制器为中心,分别连接累计光辐射强度传感器、远程控制终端、水泵、管道电磁阀,累计光辐射强度传感器、水泵、管道电磁阀传输为有线传输到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通过GPRS通讯无线传输到远程控制终端。本实用新型主要实现灌溉与累计光辐射传感器互联,在灌溉施肥过程中实现累计光辐射强度实时监测、反馈并智能的判断,方案修正,并执行灌溉施肥精准控制。直接将累计光辐射强度与作物蒸散量关联,推荐灌溉开启时间、灌溉量更佳准确及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测累计光辐射自动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灌溉过程的时间和灌溉量主要依靠土壤、作物表象人为观察,进行经验判断,根本不能实现实时精准灌溉控制;通过土壤水分监测来实现灌溉的科学性。现有技术,一是采取人工土壤烘干法监测土壤含水量,虽能进行墒情分析,但是严重滞后,无法做到及时指导灌溉;二是采取自动监测灌溉,绝大部分采用土壤水分传感器来监测土壤水含量,来判读、推荐灌溉时间和灌溉量,但是普遍存在土壤质地差异与植物水分亏缺反应相关性低,监测指标不稳定、不准确问题,在实际生产中发挥作用不强。土壤水分自动监测还受土壤扰动和换茬栽培措施的影响。通过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提高灌溉与作物蒸散的关联,通过监测累计光辐射强度累计值,及时准确反映作物耗水情况,同时通过集成灌溉控制设备,实现更为及时精准的水肥管理。避免了土壤监测带来的不稳定,相关性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测累计光辐射自动灌溉装置。为了实现作物水肥管理的精准化和智能化,在管道灌溉系统基础上,通过PLC控制器集成先进的累计光辐射传感器和电磁阀控制系统,实现累计光辐射实时监测、反馈、判别反馈到灌溉控制过程。设计测累计光辐射自动灌溉方法是基于作物蒸散量计算公式,联合国粮农组织(简称FAO)推荐作为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唯一标准方法。方法主要包括:光辐射强度累计量监测,灌溉系统、电磁阀控制等,其中光辐射强度累计量指标作为启动灌溉、推荐灌溉量的主要依据。
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测累计光辐射自动灌溉装置,包括累计光辐射强度传感器、中央控制器、水泵、管道电磁阀、传输系统、远程控制终端,以中央控制器为中心,分别连接累计光辐射强度传感器、远程控制终端、水泵、管道电磁阀,累计光辐射强度传感器、水泵、管道电磁阀传输为有线传输到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通过GPRS通讯无线传输到远程控制终端。
进一步,所述远程控制终端包括电脑和手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定额灌溉施肥或定时灌溉施肥方式基础上,通过中央控制器将累计光辐射传感器与控制设备电磁阀互联,传感器将对累计光辐射强度进行连续采集,通过信号及采集部分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信号传给PLC控制器系统进行处理,依据实时累计光辐射监测数据结果,实现自动灌溉设备开启控制。本实用新型主要实现灌溉与累计光辐射传感器互联,在灌溉施肥过程中实现累计光辐射强度实时监测、反馈并智能的判断,方案修正,并执行灌溉施肥精准控制。直接将累计光辐射强度与作物蒸散量关联,推荐灌溉开启时间、灌溉量更佳准确及时。
附图说明
图1是可测累计光辐射自动灌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土壤肥料工作站,未经天津市土壤肥料工作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214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