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消防防烟系统用正压送风口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20200.4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3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骆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春隆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 | 分类号: | F24F7/00;F24F11/89;F24F1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苏巧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消防 系统 正压 送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消防防烟系统用正压送风口,涉及防烟送风口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多组固定孔,所述外壳的内部位于每组所述固定孔的一侧开设有圆弧槽,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外壳一侧设置有外封板,所述外封板的外侧开设有多组固定栓,所述外封板的内部设置有多组百叶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外封板、固定栓、连接杆、卡销、固定孔以及圆弧槽,当需要将外封板从外壳上拆卸下来时,用手握住固定栓外侧的防滑纹,转动固定栓,通过连接杆带动卡销转动,使卡销从圆弧槽内转出,随后抽出固定栓,使卡销从固定孔中脱离,固定栓不在对外封板进行固定,有效解决了外封板不便拆卸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烟送风口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消防防烟系统用正压送风口。
背景技术
正压送风口是用于发生火灾时加压送风,通过正压送风口会源源不断的对前室进行送风,使前室维持正压,保证烟气不会在这个区域蔓延,而给人逃生的空间的,通常正压送风口安装在前室、电梯前室、合用前室、楼梯间,平时常闭状态,火灾时消防中心接到火灾信号,打开火灾区域的正压送风口,开始送新风。
如今市场上所使用的正压送风口基本上都是将外壳固定在墙内,可以通过开关手动对送风口进行操作,但是送风口的开关一般都是直接暴露在送风口的外侧,日常使用中容易与开关接触,使送风口打开,影响正常使用,且送风口的外侧通常会安装有外封板对活页进行保护,外封板一般都是通过固定螺栓与外壳连接,安装拆卸都不够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开关易被触碰活页误开、外封板不便拆卸的问题,提供一种建筑消防防烟系统用正压送风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消防防烟系统用正压送风口,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多组固定孔,所述外壳的内部位于每组所述固定孔的一侧开设有圆弧槽,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外壳一侧设置有外封板,所述外封板的外侧开设有多组固定栓,所述外封板的内部设置有多组百叶窗,每组所述固定栓贯穿外封板的外侧并延伸至外封板的内部,所述固定栓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开设有卡销,外封板的一端连接有与控制开关相匹配的保护盖,所述外封板的内部位于保护盖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贯穿保护盖的内部,所述保护盖的外侧开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连接有拉手,所述拉手的一端设置有弹簧,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联动器,所述外壳的内部位于联动器的下方设置有多组活页。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外侧位于外封板的顶端开设有检修口,所述联动器位于检修口与外壳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栓的外侧开设有防滑纹,所述固定栓的长度为两厘米。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通过固定孔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通过外壁与固定孔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卡销的长度与圆弧槽的半径相匹配,所述连接杆通过卡销与圆弧槽卡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保护盖通过第一转轴与外封板转动连接,所述外壳的内部位于保护盖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弹簧的一端焊接在保护盖的外侧,所述拉手通过第二转轴与保护盖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保护盖、第一转轴、拉手、第二转轴以及弹簧,送风口安装在过道内后,保护盖能够防止外界因为意外碰撞接触到控制开关,改变了送风口内部的活页位置,提高使用效率,有效解决了开关易被触碰活页误开的问题,当需要手动调节活页时,通过第二转轴将拉手拉出,随后通过拉手拉动保护盖环绕第一转轴转动,使控制开关暴露,随后通过控制开关改变活页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春隆消防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春隆消防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202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锂电池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直流电弧裂解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