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入多类型网络的机顶盒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19586.7 | 申请日: | 2020-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6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雷昊;熊振;付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21/41 | 分类号: | H04N21/41;H04N21/426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唐勇 |
| 地址: | 430056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入 类型 网络 机顶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入多类型网络的机顶盒,涉及网络设备领域,其包括可替换模块,用于根据用户选择的由光纤或同轴电缆的输入信号的网络类型,使用对应种类的可替换模块,将输入信号转化为直播信号以及网络信号,所述可替换模块,包括EOC网络模块、ONU网络模块以及CM网络模块。机顶盒主板,其与所述可替换模块连接,所述机顶盒主板用于接收所述直播信号,将所述直播信号调制为音视频频信号后输出。同时,所述机顶盒主板还包括路由模块,所述路由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信号,并构建局域网。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信号类型剥离直播信号和网络信号的可替换模块,能够兼容了不同可替换模块及路由功能,同时满足不同网络接入环境,为用户降低成本、节省桌面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入多类型网络的机顶盒。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的发展,很多家庭需求上网并能够使用WiFi连接各个无线设备,而路由器作为必不可少的网络接入设备,是每个家庭必须的。同时,由于网络电视的需求,还需要将机顶盒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连接到家庭网络路由器。因此,用户需要同时购置机顶盒和路由器。由于现在网络入户多采用光纤或者同轴电缆,因此,用户还需购买入网设备。
但是,由于入网类型的多样化,而每种不同的入网类型对应的设备都不尽相同。例如,在EOC外置接入网这类入网方案中,需要使用的设备是外置EOC终端、外置路由器和机顶盒终端;在EOC内置接入网方案中,需要使用的设备是机顶盒终端内置EOC模块和外置路由器;而在另一种EOC内置接入网方案中,需要的设备是机顶盒终端内置EOC模块和机顶盒终端内置路由器;而在CM外置接入网方中,需要的设备是机顶盒终端内置EOC模块+机顶盒终端内置路由器;在CM内置接入网方案中,需要的设备是机顶盒终端内置CM模块和外置路由器或机顶盒终端。
总的来说,传统模式下用户为实现电视直播、网络等业务需要购买多台设备,增加了用户设备购买的成本,终端设备过多,占用使用空间大。同时,受到用户环境局限,实现上述业务布线困难。同一区域接入网不统一,进一步造就终端的形态多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入多类型网络的机顶盒,能够通过较少的网络设备,满足多元素网络接入家庭。
为达到以上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多类型网络的机顶盒,其包括:
多种可替换模块,用于根据用户选择的由光纤或同轴电缆的输入信号的网络类型,使用对应种类的可替换模块,将输入信号转化为直播信号以及网络信号,所述可替换模块,包括EOC网络模块、ONU网络模块以及CM网络模块;
机顶盒主板,其与所述可替换模块连接,所述机顶盒主板用于接收所述直播信号,将所述直播信号调制为音视频频信号后输出;同时。
所述机顶盒主板还包括路由模块,所述路由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信号,并构建局域网。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可替换模块通过LAN接口与机顶盒主板的WAN接口相接。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可替换模块包括的接口包含多个引脚类型,所述引脚类型包括供电引脚、WI-FI数据引脚、网络数据引脚、兼容引脚以及机顶盒通信引脚。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路由模块包括终端外置网口,所述终端外置网口能够在WAN模式和LAN模式之间切换;
若所述终端外置网口处于LAN口模式,则所述机顶盒主板的路由模块接收所述网络信号并构建局域网;
若所述终端外置网口处于WAN口模式,则所述路由模块接收所述终端外置网口接入的网络信号。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终端外置网口处于WAN口模式时,所述机顶盒主板接收所述直播信号,并将所述直播信号调制为音视频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195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