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应釜分散滴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08669.6 | 申请日: | 202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7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孙仲猛;李永刚;孙茂茂;史永文;靳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盛华液晶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B01J19/18;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分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分散滴加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内的滴加装置为四氟棒中空管,四氟棒中空管在反应釜内的端口安装有锥形滴加头,在反应釜外的端口通过快卡变径与泵前不锈钢无缝管连接,泵前不锈钢无缝管通过泵前焊接接头与机械隔膜泵连接,机械隔膜泵还通过泵后焊接接头与泵后不锈钢无缝管、储料桶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车间现有管道工程设施,通过对反应釜滴加装置部分的改造,实现液体物料的分散滴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精确型反应釜反应滴加装置。
背景技术
化工企业在进行生产时由于滴加的不均匀性,造成化学反应局部温度过高,引起一系列副反应,一方面这些副反应会导致反应体系温度的急剧上升,从而引起燃烧、爆炸、造成设备的损坏及人员的伤亡,另一方面,会使反应转化率降低,从而收率大大降低。目前反应釜滴加一般是直接通过在反应釜上连接的高位槽通过管道直接流入反应体系中,这种滴加装置,为点式滴加,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搅拌,滴加物料才能分散到整个反应体系中,这种滴加装置一方面局部温度过高,副产物增大,影响反应收率;另一方面,热量无法及时扩散,造成反应滞后,热量聚集,会发生瞬间剧烈反应的现象,从而无法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反应的可控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提高反应安全性、滴加分散均一的反应釜分散滴加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反应釜分散滴加装置,包括反应釜,其特点是反应釜内的滴加装置为四氟棒中空管,四氟棒中空管在反应釜内的端口安装有锥形滴加头,在反应釜外的端口通过快卡变径与泵前不锈钢无缝管连接,泵前不锈钢无缝管通过泵前焊接接头与机械隔膜泵连接,机械隔膜泵还通过泵后焊接接头与泵后不锈钢无缝管、储料桶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原有单点式滴加改为多点式滴加,使被滴加物料快速、均一的分散到整个反应体系中。各种反应通过本装置后可以使反应体系更加均一、反应温度更易控制。另外,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反应收率,节约成本,同时大大提高了反应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锥形滴加头,2、四氟棒中空管,3、盲法兰,4、快卡变径,5、泵前不锈钢无缝管,6、泵前焊接接头,7、机械隔膜泵,8、泵后焊接接头,9、泵后不锈钢无缝管,10、储料桶,11、反应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反应釜分散滴加装置,参照图1,是在反应釜11内设有滴加装置,滴加装置为四氟棒中空管2,四氟棒中空管2在反应釜11内的端口安装有锥形滴加头1,快卡变径4通过盲法兰3固定在反应釜外的四氟棒中空管2端头上,快卡变径4与泵前不锈钢无缝管5连接,泵前不锈钢无缝管5通过泵前焊接接头6与机械隔膜泵7连接,机械隔膜泵7还通过泵后焊接接头8与泵后不锈钢无缝管9、储料桶10连接,这样在进料滴加时,通过锥形滴加头1实现了液体物料的分散滴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盛华液晶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烟台盛华液晶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086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式固定田埂水渠安装夹件
- 下一篇:芯片测试装置及控制器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