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打壳锤头捞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06982.6 | 申请日: | 202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5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朱中华;王洪军;马光;王雷;王玉明;赵利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14 | 分类号: | C25C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2920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锤头 捞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壳锤头捞取装置,包括变径套管、螺杆、撑块以及把手;变径套管一端的内壁设有与螺杆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螺杆与套管螺接;变径套管另一端的端部沿周向被均匀切割成若干份,形成若干豁口;在靠近豁口的螺杆的一端一体设有撑块,且撑块在与撑杆垂直方向上的直径大于变径套管的内径。可通过旋拧把手,使螺杆与变径套管产生相对运动,带动撑块向变径套管的中部移动,在撑块的作用下,豁口被逐渐撑开,直到开设有豁口的变径套管的一端与打壳锤头的铁管的内壁紧密接触,之后通过提拉把手,即可将打壳锤头的铁管连同锤头一起从电解槽中取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制作成本低,具有较大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捞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打壳锤头捞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解铝过程中,需定期相电解槽内添加氧化铝粉末,由于在电解槽的运行过程中,在电解液的表面会逐渐形成电解质壳面,为了能保证氧化铝粉末能顺利添加到电解质中,就需要借助打壳锤头将形成的壳面打开。目前采用的打壳锤头的结构一般为:包括铁管,在铁管的底端一体设置有锤头,在铁管的另一端焊接有吊耳。在使用时,打壳锤头的吊耳与提升气缸的活塞缸连接,提升汽缸在人工操作下,带动与其连接的打壳锤头上下动作,使锤头对形成的壳面进行砸击,进而打开一个下料通道。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砸击壳面的过程中,铁管与吊耳的焊接处容易被震开,使铁管连同锤头掉落至电解槽内,无法取出,严重影响正常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打壳锤头捞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
打壳锤头捞取装置,包括变径套管、螺杆、撑块以及把手;
所述变径套管一端的内壁设有与所述螺杆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螺杆与所述变径套管螺接;所述变径套管另一端的端部沿周向被均匀切割成若干份,形成若干豁口;在靠近所述豁口的所述螺杆的一端设有所述撑块,且所述撑块在与所述撑杆垂直方向上的直径大于所述变径套管的内径;在远离所述豁口的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所述把手。
进一步的,在开设有所述豁口的所述变径套管的一端的外壁上设有防滑螺纹。
进一步的,在所述撑块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杆与所述撑块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旋拧把手,使螺杆与变径套管产生相对运动,带动撑块向变径套管的中部移动,在撑块的作用下,豁口被逐渐撑开,直到开设有豁口的变径套管的一端与打壳锤头的铁管的内壁紧密接触,之后通过提拉把手,即可将打壳锤头的铁管连同锤头一起从电解槽中取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制作成本低,具有较大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变径套管1、螺杆2、撑块3、把手4、防滑螺纹5、豁口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069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建筑基桩
- 下一篇:一种半自动集水箱沉沙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