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胃肠外科用胃肠液减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06115.2 | 申请日: | 202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5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王春玲 |
地址: | 11000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胃肠 外科 减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胃肠外科用胃肠液减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中通过螺纹柱螺纹固定有收集罐,且底座的上表面位于固定槽的外侧还通过螺纹环螺纹连接有负压筒,所述负压筒上表面的一侧连通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下端贯穿至负压筒的内部位于收集罐的正上方,且引流管的中部还设置有调速器,该胃肠外科用胃肠液减压装置,通过单向通气阀的加设来实现自动密闭功能,在对负压筒进行按压和释放收集的过程中无需频繁的进行压力塞的拆装工作,大大简化了实际操作,且通过可调按压装置的加设,能够对按压程度进行准确调节,进而实现准确调节负压值和吸力的目的,保证了减压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胃肠外科用胃肠液减压装置。
背景技术
胃肠减压是将胃管从口腔或鼻腔插入,连接一次性胃肠减压器,在负压和虹吸原理的作用下使胃内容物引出患者体外的一种方法,此方法可将胃肠道内的气体或液体吸出来,降低胃肠道内压力,减少胃肠膨胀程度,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胃部伤口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适用于各类需要进行胃肠液减压的患者,胃肠液减压装置时进行胃肠液减压过程中所需使用的主要设备。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肠胃外壳的胃肠液减压装置,(授权公告号 CN207804675 U),该专利技术通过加设旋转固定方式的压力塞,将塞入拔出的方式改为旋转固定的方式,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操作,节省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其在实际操作时,每次按压收集盒伸缩壳进行排气和抽取的过程中都要将压力塞进行相应的取下和旋紧操作,操作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便,费时费力,同时其收集盒伸缩可缺乏有效的调节机构,每次按压的力度和程度都需要医护人员凭借经验判断,进而对胃肠液的减压过程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胃肠外科用胃肠液减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胃肠外科用胃肠液减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中通过螺纹柱螺纹固定有收集罐,且底座的上表面位于固定槽的外侧还通过螺纹环螺纹连接有负压筒,所述负压筒上表面的一侧连通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下端贯穿至负压筒的内部位于收集罐的正上方,且引流管的中部还设置有调速器,所述负压筒的上表面位于引流管的一侧还连通有单向通气阀,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位于负压筒的一侧还设置有可调按压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单向通气阀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在负压筒的上表面位于引流管的一侧,所述外壳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通气孔,且外壳内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与负压筒相连通的通气管,所述外壳内壁顶部的两侧还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板,所述弹簧板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与通气管相匹配的堵塞球。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气管的上部开口处卡接有气密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集罐为玻璃材质的罐状结构,所述收集罐的下部卡接有卡接座,所述卡接座下表面的中部开设有与螺纹柱相匹配的螺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可调按压装置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表面位于负压筒的一侧的,所述固定杆上滑配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一侧与负压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按压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固定杆的中部还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负压筒为可伸缩的筒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下表面的四周还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还卡接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未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061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