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05211.5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4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许小勤;周文琴;陈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江市恒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38 | 分类号: | D04B15/38;D04B15/58 |
代理公司: | 泉州华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0 | 代理人: | 林晓玲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织 大圆 编织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机构,包括作业台,所述作业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送线框,所述送线框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导线辊,所述导线辊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作业台的左侧设有送线驱动模块,所述作业台的右侧设有引线截断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作业台、导线辊、凹槽、送线框、驱动框、导向辊、驱动电机、联轴器、旋转杆、旋转锥筒、纱筒和阻尼橡胶,可使装置达到纱筒稳定送线的功能,解决了现有市场上的针织大圆机的编织机构不具备纱筒稳定送线的功能,在使用过程中纱筒送线带动纱筒进行转动,纱筒在转动过程中一旦出现卡滞即会造成断纱,影响出布质量,不利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大圆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机构。
背景技术
在使用针织大圆机进行编织过程中需要多组纱筒进行送线,大圆机作业速度较快,纱筒送线高速转动,现有市场上的针织大圆机的编织机构不具备纱筒稳定送线的功能,在使用过程中纱筒送线带动纱筒进行转动,纱筒在转动过程中一旦出现卡滞即会造成断纱,影响出布质量,不利于使用者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机构,具备纱筒稳定送线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市场上针织大圆机的编织机构不具备纱筒稳定送线的功能,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断纱影响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织大圆机的编织机构,包括作业台,所述作业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送线框,所述送线框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导线辊,所述导线辊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作业台的左侧设有送线驱动模块,所述作业台的右侧设有引线截断模块,所述送线驱动模块和引线截断模块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与作业台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所述作业台的顶部位于送线框的背面处固定连接有驱动框,所述驱动框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顶部贯穿驱动框并固定连接有旋转锥筒,所述旋转锥筒的顶部套设有纱筒,所述旋转锥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阻尼橡胶。
优选的,所述作业台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驱动框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旋转杆配合使用的防护圈,所述防护圈的使用材质为硫化橡胶。
优选的,所述送线框的内腔位于导线辊的左侧设有导向辊,所述送线框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
优选的,所述导线辊和导向辊的顶部和底部均活动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外侧与送线框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所述导线辊和导向辊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覆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作业台、导线辊、凹槽、送线框、驱动框、导向辊、驱动电机、联轴器、旋转杆、旋转锥筒、纱筒和阻尼橡胶,可使装置达到纱筒稳定送线的功能,解决了现有市场上的针织大圆机的编织机构不具备纱筒稳定送线的功能,在使用过程中纱筒送线带动纱筒进行转动,纱筒在转动过程中一旦出现卡滞即会造成断纱,影响出布质量,不利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2、通过防滑垫的使用,能够有效避免装置在使用时出现滑动影响使用的现象,提升了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通过防护圈的使用,能够有效避免旋转杆在转动时与驱动框的外壁摩擦造成磨损影响使用的现象,提升了旋转杆转动时的稳定性;
通过导向辊的使用,能够有效对装置的进纱进行限位,避免了纱线在进料时与送线框的表面摩擦造成磨损影响出布质量的现象;
通过橡胶覆层的使用,能够有效避免导线辊和导向辊在对纱线进行送纱时出现磨损造成纱线表面起毛影响编织效果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江市恒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晋江市恒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052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