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压清创刀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05116.5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26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鹏;刘建平;王亚伟;张爽;陈国栋;周君;张新龙;兰垂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宫玉锁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9 | 分类号: | A61B17/3209;A61M1/00;A61M3/02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晋 |
地址: | 73007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压清创刀 | ||
本实用新型负压清创刀,包括微型机壳(5),微型机壳(5)一端连接设可弯曲的吸引管(4)、另一端连接负压引流接头(12),微型机壳(5)内设置有微型电机(11),微型电机(11)与可弯曲传动杆(8)一端相连,可弯曲传动杆(8)另一端通过固定轴(2)自下而上依次与螺旋刀片(3)、防护网(1)连接,螺旋刀片(3)、防护网(1)与固定轴(2)呈一体式设置,防护网(1)固定设置于可弯曲的吸引管(4)端口处,螺旋刀片(3)与防护网(1)之间的距离为1‑2㎜,所述的防护网(1)孔径的长度为4‑5㎜。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操作便捷、清除坏死创面及深部的坏死组织,清除彻底、省时省力,促进患者伤口更好更快愈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主要应用于清创术中坏死组织清除的负压清创刀。
背景技术
清创术是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清除开放伤口内的异物,切除坏死、失活或严重污染的组织,缝合伤口,使之尽量减少污染甚至变成清洁伤口,达到一期愈合,有利受伤部位的功能和形态的恢复的手术方法。因此必须将坏死组织尽可能地清除干净,但现行的清创手术通用的是组织刀配合组织剪清除坏死组织,存在坏死创面清除不彻底,深部的坏死组织创面无法清除彻底等问题,严重影响清创术的效果,进而使患者可能需要多次清创,机体创伤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便捷、能够辅助医生在清创手术中清除坏死创面及深部的坏死组织,清除彻底、省时省力,促进患者伤口更好更快愈合的负压清创刀。
本实用新型负压清创刀,包括微型机壳5,所述的微型机壳5一端连接设置有可弯曲的吸引管4、另一端连接设置有负压引流接头12,所述的微型机壳5 内设置有微型电机11,所述的微型电机11与可弯曲传动杆8一端相连,可弯曲传动杆8另一端通过固定轴2自下而上依次与螺旋刀片3、防护网1连接,所述的螺旋刀片3、防护网1与固定轴2呈一体式设置,所述的防护网1固定设置于可弯曲的吸引管4端口处,所述的螺旋刀片3与防护网1之间的距离为1-2㎜,所述的防护网1孔的规格为4㎜*4㎜。
所述的防护网1两侧设置有支撑杆13,所述的可弯曲的吸引管4两侧对应位置设置有可卡合固定的卡口14。
所述的防护网1两侧设置有螺杆15,所述的可弯曲的吸引管4端口两侧对应位置设置有可旋接固定的螺纹孔16。
所述的微型电机11通过支架10固定,微型电机11周围设置有防水保护壳 9。
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的负压清创刀,包括微型机壳5,所述的微型机壳5 一端连接设置有可弯曲的吸引管4、另一端连接设置有负压引流接头12,所述的微型机壳5内设置有微型电机11,所述的微型电机11与可弯曲传动杆8一端相连,可弯曲传动杆8另一端通过固定轴2自下而上依次与防护网1、螺旋刀片 3连接,所述的防护网1、螺旋刀片3与固定轴2呈一体式设置,所述的防护网 1固定设置于可弯曲的吸引管4端口处,所述的防护网1与螺旋刀片3之间的距离为2-50㎜,所述的防护网1孔径的规格为5㎜*5㎜。
所述的防护网1两侧设置有支撑杆13,所述的可弯曲的吸引管4两侧对应位置设置有可卡合固定的卡口14。
所述的防护网1两侧设置有螺杆15,所述的可弯曲的吸引管4端口两侧对应位置设置有可旋接固定的螺纹孔16。
所述的微型电机11通过支架10固定,微型电机11周围设置有防水保护壳 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宫玉锁,未经宫玉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051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堵塞的垃圾撕碎机
- 下一篇:一种便于戏水的无人游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