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质在线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02588.5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8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黄昱;左新宇;封雷;吕平毓;兰峰;程帅;刘陈飞;段恒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64;G01N1/4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尹丽云 |
地址: | 40071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质 在线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质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样本存储模块、废液处理模块、用于与水样反应产生荧光物质的混合反应模块、用于消除含磷有机物干扰的消解模块、用于进行总磷及氮磷检测的检测模块和用于存放反应溶液的溶液承载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总磷检测单元和氮磷检测单元;所述样本存储模块分别与所述消解模块和所述混合反应模块连通;所述溶液承载模块分别与所述消解模块和所述混合反应模块连通;所述消解模块与所述总磷检测单元连通;所述混合反应模块与所述氮磷检测单元连通;所述总磷检测单元和所述氮磷检测单元分别与所述废液处理模块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有效提高水质检测效率,降低设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质在线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磷、氮是水体的主要营养元素,是水环境富营养化的指示性元素。总磷是指水体中各种形态的磷的总量,包括正磷酸盐、缩合磷酸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和聚磷酸盐)和有机结合态磷。氨氮通常以含氮有机物的分解产物而广泛存在于水体中,以氨或铵离子的形式存在。总磷和氨氮是反映水体受污染程度和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水体的富营养化将导致浮游生物和藻类的异常生长、繁殖、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是水体受磷、氮等有机污染所产生的生态效应。
水体中总磷氨氮的监测是水质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总磷氨氮便携式仪器主要依靠进口设备,价格昂贵,为了更好满足环境检测要求,开发低成本、高灵敏、原位监测的总磷氨氮监测仪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有技术中,总磷的测量方法主要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钼酸铵分光光度法使用过程中含有机磷、聚合磷酸盐样品的消解需要经过高压锅处理,增加了便携仪器制造的难度。氨氮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基于水杨酸分光光度法,基于氨气敏电极法。在基于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中,纳氏试剂本身含有剧毒物质,在使用过程中以及产生的废液都会对人身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在基于水杨酸分光光度法中,对水杨酸试剂配制以及存储条件要求比较严格,每次测量前都必须对次氯酸根进行测定曲线滴定校准,试剂必须在低温下进行存储,增加了仪器在现场应用的难度。基于氨气敏电极法需要在恒定的离子强度、温度、性质和电极参数的条件下,通过测得的电位值计算水样中氨浓度,该方法检测准确性易受高浓度离子,尤其是有机成份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质在线监测装置,主要解决检测单一、效率低且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质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样本存储模块、废液处理模块、用于与水样反应产生荧光物质的混合反应模块、用于消除含磷有机物干扰的消解模块、用于进行总磷及氮磷检测的检测模块和用于存放反应溶液的溶液承载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总磷检测单元和氮磷检测单元;
所述样本存储模块分别与所述消解模块和所述混合反应模块连通;所述溶液承载模块分别与所述消解模块和所述混合反应模块连通;所述消解模块与所述总磷检测单元连通;所述混合反应模块与所述氮磷检测单元连通;所述总磷检测单元和所述氮磷检测单元分别与所述废液处理模块连通。
可选地,所述溶液承载模块包括多个溶液存放池,每个所述溶液存放池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关可控阀门,所述开关可控阀门通过导液管连通所述消解模块和/或所述混合反应模块。
可选地,所述消解模块包括储液腔、加热单元和紫外光发生单元;所述储液腔为透明结构,所述加热单元贴敷于所述储液腔外壁,所述紫外光发生单元正对所述储液腔。
可选地,所述储液腔内设置有搅拌单元,通过所述搅拌单元使所述储液腔中溶液混合。
可选地,所述废液处理模块包括废液收纳单元和用于驱动总磷检测和氮磷检测两条通路中溶液流通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分别与所述总磷检测单元和所述氮磷检测单元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未经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025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臭氧泄露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方便清理的闸门净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