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故障分析、预警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45771.8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7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星;李斌;李涛永;郑洪宇;刁晓虹;张晶;蒋林洳;李康;邹涛;闫华光;李德智;郭炳庆;覃剑;仇新宇;许庆强;李波;肖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B60L53/60 | 分类号: | B60L53/60;B60L5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充电 设备 故障 分析 预警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故障分析、预警方法及系统,其中故障分析方法包括:获取历史时段内的充电设备数据、充电过程数据和充电过程中发生的故障数据;根据历史时段内的充电设备数据、充电过程数据和充电过程中发生的故障数据,获得不同充电设备厂家在不同充电过程中的故障数据集;基于所述故障数据集,对不同充电设备厂家在不同充电过程中发生的故障进行关联分析,获得不同充电设备厂家的故障关联规则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深度挖掘不同故障之间的故障关联性,降低了不同厂家的设备差异带来的分析复杂性,能够快速识别故障的关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故障分析、预警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年,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市场发展迅速,从电动汽车的增长量上来看,未来电动汽车将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伴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其配套设施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充电过程中故障较多,造成充电不能顺利充电,甚至完全中断;由于新旧标准不同,导致充电设施、电动汽车的兼容性不足;充电设施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充电过程存在安全隐患等。因此,如何改善对电动汽车充电客户的服务水平,降低充电安全隐患,并实现充电故障精准定位,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工作重点。
目前针对电动汽车充电安全故障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电网安全、充电设备安全、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等,研究内容相对分散。针对电动汽车充放电过程多级设备一体化作用机理及故障特性等理论研究尚存不足,导致充放电故障数据监测及挖掘准确度不高。为此,有必要针对电动汽车充放电过程存在的机理分析、故障关联性等不足系统地开展相关技术研究,提升用户充电体验及故障处理效率,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故障的分析、预警方法及系统。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故障的分析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历史时段内的充电设备数据、充电过程数据和充电过程中发生的故障数据;
根据历史时段内的充电设备数据、充电过程数据和充电过程中发生的故障数据,获得不同充电设备厂家在不同充电过程中的故障数据集;
基于所述故障数据集,对不同充电设备厂家在不同充电过程中发生的故障进行关联分析,获得不同充电设备厂家的故障关联规则集。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历史时段内的充电设备数据、充电过程数据和充电过程中发生的故障数据,包括:
对历史时段内的充电设备数据、充电过程数据和充电过程中发生的故障数据分别进行采样;
对采样的充电设备的厂家、充电过程的次数和充电过程中发生的故障数据分别进行标识;
所述故障数据包括在充电过程中发生的充电设备故障、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故障和配电网故障,以及各种故障类型的故障次数。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历史时段内的充电设备数据、充电过程数据和充电过程中发生的故障数据,获得不同充电设备厂家在不同充电过程中的故障数据集,包括:
接收并存储历史时段内的充电设备数据、充电过程数据和充电过程中发生的故障数据,以及充电设备厂家标识、充电过程次数标识和充电过程中发生的故障数据标识;
按不同充电设备的厂家标识对故障数据进行分组;
统计相同充电设备厂家标识在不同充电过程标识下各故障类型发生的次数,并根据次数对故障类型进行降序排序,进而获得不同充电设备厂家在不同充电过程中的故障数据集。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故障数据集,对不同充电设备厂家在不同充电过程中发生的故障进行关联分析,获得不同充电设备厂家的故障关联规则集,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57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