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体电视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45304.5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8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姚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44 | 分类号: | H04N5/44;H04N5/60;H04N5/63;H04W76/10;H04W84/12;G10L15/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鲤鱼门街一号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体 电视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电视机,所述分体电视机包括主机端和显示端,所述主机端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显示端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主机端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接入无线网络,所述显示端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入所述无线网络,所述主机端与所述显示端无线通信连接。本发明将电视机的显示端和主机端从一体化电视分离出来,使得分体电视机的显示端有充足的空间,整个显示端变得更薄,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即可实现显示端与主机端之间的数据交互,从而无需数据线进行传输数据,使得主机端和显示端的位置可以随意摆放,可以提升空间利用率以及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视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电视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电视机大多是一体电视机,由于一体电视机的主机芯板和屏结合在一起,使得电视机机芯部位的厚度一直无法有太大的逾越,因此用户安装挂壁电视时,需要穿墙接通的线材太多,至少包括一根或者多根HDMI线、AV线、USB延长线、闭路信号线、光纤线等。除此之外,还包括将这些线整合在一起的分体电视,但实际上是使主机芯输出HDMI信号,这些电路只是少了外部接口,而电视本身还是有一套基于电视机的片上系统的主板用来将HDMI信号转成视频信号供给屏,使得电视机本体厚度过大。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电视机,旨在解决现有的电视机本体厚度过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分体电视机,所述分体电视机包括主机端和显示端,所述主机端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显示端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主机端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接入无线网络,所述显示端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入所述无线网络,所述主机端与所述显示端无线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分体电视机还包括音频输出端,所述音频输出端包括第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音频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接入所述无线网络,所述音频输出端通过所述无线网络与所述主机端无线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主机端在启动后,通过所述无线网络查找所述显示端和所述音频输出端;
所述主机端在查找到所述显示端和所述音频输出端时,分别与所述显示端和所述音频输出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音频输出端包括第一语音识别模块,其中,所述音频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语音识别模块获取语音数据,并将所述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主机端。
可选地,当接入所述无线网络的所述显示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所述主机端基于第一连接指令,与所述第一连接指令对应的目标显示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当接入所述无线网络的所述音频输出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所述主机端基于第二连接指令,与所述第二连接指令对应的目标音频输出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指令和所述第二连接指令为与所述主机端连接的控制设备传输的。
可选地,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均为WiFi6模块,或者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均为5G模块。
可选地,所述显示端还包括遥控信号接收模块,所述显示端通过所述遥控信号接收模块接收遥控设备传输的遥控数据,并将所述遥控数据传输至所述主机端。
可选地,所述显示端的所述遥控信号接收模块为激光遥控信号接收模块,所述显示端的显示屏幕上包含激光感应层,所述激光感应层上包含阵列激光传感器,所述阵列激光传感器形成所述激光遥控信号接收模块。
可选地,所述遥控设备包括第二语音识别模块和第四无线通信模块,所述遥控设备通过所述第四无线通信模块接入所述无线网络,所述遥控设备分别与所述显示端、所述主机端无线通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53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