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茶果剥壳籽壳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41125.4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5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富平;刘若桥;杨玉钰;李铁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丘陵农机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省农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9/00 | 分类号: | B07B9/00;B07B1/28;B07B1/42;B07B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任洁芳 |
地址: | 417700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经济***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剥壳 分离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油茶果剥壳籽壳分离装置,包括机架,与所述机架连接的粗选组件,以及设于所述粗选组件下方的精选组件,所述粗选组件包括第一筛分层,以及与所述第一筛分层连通的粗分果皮出口,所述第一筛分层上设有直径为D1的第一筛分孔,所述精选组件内,所述精选组件包括供油茶籽流出的茶籽出口,以及精分果皮出口。本申请提供的油茶果剥壳籽壳分离装置,分离效率高,且分离干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茶果剥壳炼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油茶果剥壳籽壳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油茶是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与油棕、油橄榄、椰子被誉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油茶籽全籽含油率26-39%,而茶仁则高达40-50%,油茶籽油中油酸含量高达80%,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极为相似,被誉为“东方橄榄油”,长期食用有利于预防高血压、血管硬化等。
油茶的果实包括油茶壳和油茶籽,在对油茶果炼油加工过程中,需要先对油茶果进行去壳处理,得到油茶籽,对油茶籽进行压榨等处理后得到茶油。新鲜油茶果在剥壳完成后,籽和壳是混合在一起,这样不便于籽的烘干、压榨等工艺处理。因此需要将山茶籽中混合的山茶果果皮去掉,传统的工艺方法是人工挑选,但人工挑选的劳动强度大,另一方面,剥壳设备可能存在没有剥壳充分的情况,有些油茶果还没有剥,这就需要操作人员介入,使得整体剥壳分离效率低。
发明内容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茶果剥壳籽壳分离装置,分离效率高,且分离干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茶果剥壳籽壳分离装置,包括机架;
与所述机架连接的粗选组件;
以及设于所述粗选组件下方的精选组件;
所述粗选组件包括第一筛分层;
以及与所述第一筛分层连通的粗分果皮出口;
所述第一筛分层上设有直径为D1的第一筛分孔,籽壳通过第一筛分孔落入所述精选组件内,所述精选组件包括供油茶籽流出的茶籽出口,以及精分果皮出口。
优选地,所述精选组件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辊筒;
设于两个相邻所述第一辊筒之间的第二辊筒,所述第二辊筒表面光滑;
所述第一辊筒的周向均布设有凸起;
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辊筒、所述第二辊筒同步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电机;
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带轮;
通过皮带与所述第一带轮连接的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设于所述第一辊筒的一端,且带动所述第一辊筒转动,所述第一辊筒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设于所述第二辊筒端部的第二齿轮相啮合。
优选地,沿所述第一辊筒、所述第二辊筒轴线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挡板;
两个所述挡板之间设有毛刷辊,所述毛刷辊位于所述第二辊筒上方,所述毛刷辊并排设有至少两个,每个所述毛刷辊上均设有塑料软毛。
优选地,所述第一筛分层远离所述粗分果皮出口的一端设有斜筛板,所述斜筛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一筛分层底部之间呈锐角。
优选地,所述粗选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筛分层下方的第二筛分层,
所述第二筛分层包括位于所述毛刷辊上方的隔板区域,以及远离所述茶籽出口的筛分区域,所述隔板区域与所述茶籽出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筛分区域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在远离所述茶籽出口的一端,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隔板区域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丘陵农机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省农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丘陵农机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省农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11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