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包老化机制分析方法、装置及相关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40190.5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8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郭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晓菲 |
地址: | 110172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老化 机制 分析 方法 装置 相关 产品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包老化机制分析方法、装置及相关产品。该方法以电动汽车的实际使用数据来获得电池包的历史使用数据和异常记录,并从中提取使用工况特征和异常特征,保证了使用工况特征及异常特征与电池包的实际工况的匹配性。此外,电池包的老化机制特征指标是通过非破坏性的电化学分析手段获得的,不需要实验破坏电池包,节省成本。最终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关联分析获得相应的相关信息和关联信息,能够准确高效地分析出电池包老化机制和使用工况的相关性和关联性,并准确高效地分析出电池包老化机制和电池包异常的相关性和关联性。以该技术方案自动化地进行电池包老化机制分析,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包老化机制分析方法、装置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电池包老化机制分析是电池包研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研究项目,同时对电池包的老化机制分析也能够更好地指导电池包的使用和管理。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循环实验反复对电池包进行充放电,以对其进行老化机制分析。但是循环实验只能涉及较少种类的工况,电池包实际应用中可能涉及到种类非常丰富且复杂的工况,因此以现有的实验方式进行老化机制分析与实际工况可能并不匹配,适用性不足。
此外,通过实验分析电池包的老化机制需要消耗一定的实验成本,例如耗费能源建立特定的电流模式和温度环境。同时也可能需要一定的人力成本。可见,现有的电池包老化机制分析技术成本较高,也无法自动化地实现。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老化机制分析方法、装置及相关产品,以自动化方式实现电池包老化机制分析,减少成本,提升与电池包实际工况的匹配性,提升适用性。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老化机制分析方法,包括:
根据大数据平台收集的电动汽车的实际使用数据,获得所述电动汽车的电池包的历史使用数据和异常记录;
根据所述历史使用数据获得所述电池包的使用工况特征;根据所述异常记录获得所述电池包的异常特征;
通过非破坏性的电化学分析手段分析所述历史使用数据,获得所述电池包的老化机制特征指标;
通过相关性分析获得所述使用工况特征与所述老化机制特征指标的第一相关信息,以及获得所述异常特征和所述老化机制特征指标的第二相关信息;通过关联分析获得所述使用工况特征与所述老化机制特征指标的第一关联信息,以及获得所述异常特征和所述老化机制特征指标的第二关联信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历史使用数据获得所述电池包的使用工况特征,包括:
将所述历史使用数据中目标时间区间内目标工况维度的数据按照时间顺序划分为n份,得到n份所述目标工况维度的分段数据;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对n份所述目标工况维度的分段数据分别提取特征值;
将n份所述目标工况维度的分段数据各自的特征值按照时间顺序排序,得到所述目标工况维度的特征向量;
根据所述目标工况维度的特征向量获得所述电池包的使用工况特征。
可选地,以上方法还包括:
获得其他m个工况维度的特征向量;所述m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目标工况维度的特征向量和所述其他m个工况维度的特征向量获得使用工况特征矩阵。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异常记录获得所述电池包的异常特征,包括:
对所述异常记录中记录的电池包异常类型进行编码;
根据所述编码生成所述电池包的异常特征向量;所述编码与电池包异常类型一一对应;所述异常特征向量与电池包异常类型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未经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01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