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物联网的用电数据跳传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39041.7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2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琳;马凤鸣;王鑫;李玮棠;林英喜;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H04L9/40;H04L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泽方誉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4 | 代理人: | 陈照辉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联网 用电 数据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电力物联网的用电数据跳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管理节点对应设定距离范围内的智能电表构建电表分组,确定所述电表分组中各个智能电表与数据管理节点的信号测试结果,基于所述信号测试结果从所述电表分组中选择若干个智能电表作为上级节点,对应所述上级节点构建数据跳传链路,所述数据跳传链路包含对应的各个智能电表,将所述数据跳传链路发送至各个对应的智能电表,各个智能电表基于所述数据跳传链路跳传用电数据至所述上级节点;
将所述上级节点的身份标识发送至第三方服务器,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基于所述上级节点的身份标识生成对应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将所述加密密钥发送至所述上级节点,并对应所述上级节点的身份标识将所述解密密钥返回至所述数据管理节点;所述第三方服务器每隔一个密钥管理周期对应所述上级节点的身份标识生成新的所述加密密钥和所述解密密钥,将新的所述加密密钥更新至所述上级节点,对应所述上级节点的身份标识将新的所述解密密钥更新至所述数据管理节点;
所述上级节点汇总对应的所述数据跳传链路内各个智能电表跳传的各个所述用电数据,所述用电数据包含对应智能电表的身份标识,基于对应的所述数据跳传链路验证各个所述用电数据的有效性,在验证通过后使用所述加密密钥将各个所述用电数据加密打包为用电数据包,将所述用电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数据管理节点;
所述数据管理节点接收所述用电数据包,基于所述解密密钥解密所述用电数据包获取各个所述用电数据;
对应所述上级节点构建数据跳传链路,包括:
从所述电表分组中选取若干个智能电表作为所述上级节点的下级节点,基于各个所述下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的距离构建数据跳传链路;
基于所述信号测试结果从所述电表分组中选择若干个智能电表作为上级节点,对应所述上级节点构建数据跳传链路之后,还包括:
每隔一个设定时间段所述数据管理节点重新进行所述电表分组各个智能电表的信号测试,基于新的信号测试结果重新选择若干个所述上级节点,并对应重新选择的所述上级节点构建新的数据跳传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物联网的用电数据跳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对应的所述数据跳传链路验证各个所述用电数据的有效性,包括:
提取各个所述用电数据包含的身份标识并逐一比对对应的所述数据跳传链路,若所述用电数据的身份标识与对应的所述数据跳传链路的各个智能电表一致,则验证所述用电数据有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物联网的用电数据跳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管理节点接收所述用电数据包,基于所述解密密钥解密所述用电数据包获取各个所述用电数据之后,还包括:
基于对应的所述数据跳传链路比对各个所述用电数据的身份标识,进行各个所述用电数据的完整性判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物联网的用电数据跳传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电表分组中各个智能电表与数据管理节点的信号测试结果,包括:
所述数据管理节点接收所述电表分组中各个智能电表发送的测试信号,基于各个所述测试信号确定对应的信号质量参数,以各个所述信号质量参数作为各个智能电表的信号测试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904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递布平台自动引料换规格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梁片安装系统及安装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