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用防护面罩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7906.6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0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凌洁娴;徐琼;谢霞;杜芳芳;谢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市儿童医院;广州市妇婴医院;广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13/01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江海浪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防护 面罩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防护面罩,包括:面罩;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包括连接座及装设于所述连接座上的光源,所述连接座装设于所述面罩上;镜框,所述镜框包括支架及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支腿,所述支架装设于所述面罩上,所述支腿用于架设于耳朵上。在使用过程中,将支腿架设在耳朵上,调整面罩在脸部的位置,当需要照明时,只需打开光源,将光源对准所要观察的位置。如此,本医用防护面罩具备照明功能,能够在观察弱光环境时提供充足照明,操作简单,无需佩带其他照明设备,减轻头部负担。同时,镜框式的佩戴方式有利于提高医用防护面罩的佩带舒适性,有效减少传统头箍式佩戴方法对头部带来的不适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防护面罩。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诊疗规范的不断更新,医护人员的安全问题成为近些年来的热点话题。在呼吸道传染病治疗中,需要对患者进行标本采集。目前在对患者进行咽拭子等检测标本的采集时,患者会因咽部受到刺激而出现连续咳嗽或咳痰,此时由咳嗽产生的飞沫物质会形成气溶胶,为避免对医务工作者造成感染,医务工作者在进行标本采集时需要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现有的医疗器械技术中,医用防护面罩没有照明功能,在标本采集时,需要一手手持光源对准口腔或鼻腔,另一只手采集检测标本,操作不便,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同时,常用的医用面罩采用头箍式的固定机构进行佩戴,长期压迫耳朵会导致使用者的不适,甚至诱发压疮,而且对于日常需要佩戴眼镜的医护人员中,传统面罩在使用时会使眼镜移位,如用手调整会导致交叉感染的风险增加,不利于医护人员的工作安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医用防护面罩,具备照明功能,有效提高防护面罩的使用舒适性和便捷性,减少甚至避免医护人员在使用面罩时交叉感染。
一种医用防护面罩,包括:面罩;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包括连接座及装设于所述连接座上的光源,所述连接座装设于所述面罩上;镜框,所述镜框包括支架及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支腿,所述支架装设于所述面罩上,所述支腿用于架设于耳朵上。
上述医用防护面罩,在组装过程中,首先将照明组件的连接座装设在面罩上;然后再将镜框的支架装设在面罩上。在使用过程中,将支腿架设在耳朵上,调整面罩在脸部的位置。当需要照明时,只需打开光源,将光源对准所要观察的位置即可。如此,本医用防护面罩具备照明功能,能够在弱光环境中观察时提供充足照明,操作简单,无需佩带其他照明设备,减轻头部负担。同时,镜框式的佩戴方式有利于提高医用防护面罩的佩带舒适性,有效减少传统头箍式佩戴方法对头部带来的不适感。当使用者佩带眼镜时,能够将支架装设在眼镜上,操作便捷,避免传统面罩佩戴时眼镜移位的情况发生,减少甚至避免医护人员在使用面罩时交叉感染,进而有效提高医用防护面罩的使用便捷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医用防护面罩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面罩与所述镜框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罩上设有第一穿孔,所述连接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穿孔相对设置的第二穿孔,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镜框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件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二穿孔及所述连接件均为两个以上,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二穿孔与所述连接件均为一一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二穿孔卡扣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架通过所述支撑部支撑在鼻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腿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支腿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分别与所述支架的两端铰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腿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照明组件还包括调节器和控制开关,所述调节器和所述控制开关均装设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调节器和所述控制开关均与所述光源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用于调节所述光源的启闭,所述调节器用于调节所述光源的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市儿童医院、广州市妇婴医院、广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未经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市儿童医院、广州市妇婴医院、广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79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