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封闭式的农药雾化及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6358.5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6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曹逊;李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启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殷星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闭式 农药 雾化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农药喷洒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封闭式的农药雾化及回收装置,包括移动箱体、农药箱、回收箱;两个农药箱安装移动箱体内的两侧,移动箱体中心设有管状通道;回收箱固定移动箱体的外侧;管状通道内设有将农药雾化及吹出的装置;回收箱底部具有滚轮;回收箱上部与农药箱上部连通,回收箱下部设有回收风口;农药箱内设有固定网,固定网上铺设有海绵层,移动箱体顶部设有电机,位于农药箱内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转动杆,转动杆底部设有转动辊。本发明可在相对密闭环境中通过雾化形式将农药施加在农作物上,避免农药用量过多滴入土壤,配合行走的模式,可快速施加农药,而密闭环境中的雾化农药可实时回收,避免溢出污染空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喷洒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封闭式的农药雾化及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喷洒农药是对农作物进行杀虫的重要手段,但是农作物对农药量的承受力有限,用量过少不能有效消灭农作物上的害虫,用量过大则会导致农作物也被灭杀,并且过多的农药喷洒后,不但会滴入土壤,污染土壤,还会污染周围空气环境。
传统使用的喷洒花洒,喷出伞状雾滴,难以均匀喷洒到农作物上,一方面,农作物会残留大滴液体的农药,难以蒸发,长时间残留下会被植物吸收,危害农作物和消费者,二方面,必然也会有一部分大滴液体农药相互融合,从而滴落在土壤中,污染土壤,也造成了农药的浪费。
随着技术发展,现在出现了一种改喷洒为雾化的农药释放设备,在农作物区域可大量释放,雾气形式的农药更容易均匀的附着于每片叶片上,用量则容易控制,且对农作物伤害小;但雾化形式一般只能在户外使用,因为多余的雾气需要被户外风吹走,大棚内为无风环境,常有人员进出,则不宜使用;而户外使用中,虽然农药对农作物的用量得到控制,但还是会有部分农药浪费,且污染周围环境,被人吸入也危害身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农药喷洒技术中的农药用量难以控制而损害农作物和消费者身体,并且对土壤、空气环境造成污染,以及农药的使用浪费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封闭式的农药雾化及回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封闭式的农药雾化及回收装置,包括移动箱体、一对农药箱以及一对回收箱;移动箱体为空心的,两个农药箱分别安装于移动箱体内的两侧,农药箱为圆桶结构,内装有液体农药,移动箱体的中心位置设有上下通透的管状通道,管状通道位于两个农药箱之间;回收箱为空心的立板结构,一块回收箱对应一个回收箱,回收箱固定于移动箱体的外侧;
管状通道内固定设有雾化槽,雾化槽为圆形槽体,开口朝上,雾化槽边缘一周具有挡环,雾化槽的直径小于管状通道的内径;雾化槽的背面设有电机,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贯穿雾化槽的圆心,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转盘,转盘的直径小于挡环的直径,转盘上方设有农药排出管,农药排出管通过水管连接至农药箱内底部,该水管上具有水泵;雾化槽下方的管状通道内固定设有电机,该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鼓风风扇,鼓风风扇向下鼓风;
回收箱的底部具有滚轮,移动箱体悬空固定于两块回收箱之间,移动箱体下方两块回收箱之间的区域为在长条状种植区上方移动的行走通道;回收箱上部与农药箱上部连通,回收箱下部设有回收风口,内置有电机驱动的回风风扇;
农药箱内液体农药的液面上方悬空设有圆形的固定网,固定网的直径与农药箱的内径相同,且固定网覆盖农药箱内平面,固定网上铺设有海绵层,移动箱体顶部设有电机,该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贯穿农药箱的顶部圆心,位于农药箱内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转动杆,转动杆朝向固定网的圆心,转动杆底部设有转动辊,转动辊平行于固定网的半径,转动辊与固定网半径的长度相同,转动辊挤压设置于海绵层上作圆周滚动;固定网与液体农药的液面之间的农药箱上开设有调节内部气压的排气孔。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管状通道的下部口外设有伞状盘,伞状盘的尖头朝向管状通道的下部口,伞状盘与管状通道的下部口之间通过铁丝连接。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挡环为锥环形结构,其较小的圆口安装于雾化槽的槽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启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启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63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