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鉴别多潘立酮片真伪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3536.9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4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申兰慧;陈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药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无锡市药品检验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3563 | 分类号: | G01N21/3563;G01N21/359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才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3 | 代理人: | 张迎召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鉴别 多潘立酮片 真伪 红外 光谱分析 方法 | ||
1.一种快速鉴别多潘立酮片真伪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建立数据库:
采集正品多潘立酮片原始光谱和假冒品多潘立酮片原始光谱,将正品多潘立酮片的原始图谱和假冒品多潘立酮片的原始图谱建立数据库,导入数据库的原始图谱包括图谱图像信息、药品成分信息、正品或假冒品信息以及特征峰信息;所述特征峰信息由原始图谱中提取特征谱段的吸光度信息构成;
步骤二、建立三种近红外检测模型:
(1)将正品多潘立酮片和假冒品的原始图谱通过二阶导数法进行处理;
(2)选择特征谱段分别建立一致性检验模型、特征图谱相关系数模型和定性鉴别模型;通过建立一致性检验模型,设定CI限值;通过特征图谱相关系数模型设定相关匹配系数为95%;
步骤三、多潘立酮片的快速检测:
(1)收集多潘立酮片原始平均图谱,导入已建立的一致性检验模型,检测值若超出设定CI限值,则为假冒品;
(2)收集多潘立酮片原始平均图谱,导入已建立的特征图谱相关系数模型,特征图谱相关系数小于95.0%,则为假冒品;
(3)收集多潘立酮片假冒品原始平均图谱,导入定性鉴别模型中,未通过定性鉴别模型,则为假冒品;
步骤四、多潘立酮片假冒品的分类;
(1)多潘立酮片假冒品经步骤三的三种近红外快速检测模型鉴别为假冒品后,提取该假冒品原始图谱中特征谱段的特征峰信息,包括9000~8000cm-1谱段、7500~4500cm-1谱段、7500~5500cm-1谱段、5500~4500cm-1谱段、7000~6000cm-1谱段、10500cm-1处、4500cm-1处、7200cm-1处;
(2)将特征谱段的特征峰信息与数据库中假药的特征峰信息进行比对,区配出数据库与当前检测假冒品特征峰信息一致或相近的假药类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鉴别多潘立酮片真伪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品多潘立酮片原始光谱的采集方式为:收集正品多潘立酮片,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分别采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光谱扫描范围为12000cm-1~4000cm-1,分辨率为8cm-1,扫描次数为32次,每份样品测定6次,样品采用无损检测,隔铝塑测定采集原始的平均图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鉴别多潘立酮片真伪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假冒品多潘立酮片原始光谱的采集方式为:收集假冒品多潘立酮片,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分别采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光谱扫描范围为12000cm-1~4000cm-1,分辨率为8cm-1,扫描次数为32次,每份样品测定3次,样品采用无损检测,隔铝塑测定采集原始的平均图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鉴别多潘立酮片真伪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致性检验模型的建立采用以下方法:
(1)将多潘立酮片光谱采用二阶导数法进行预处理;
(2)选用谱段为9000~7500cm-1、6900~5600cm-1和5000~4250cm-1,平滑点为13,建立一致性检验模型,设定CI限值;
(3)另外提供正品多潘立酮片的原始图谱作为验证图谱,验证模型的CI限值的可行性,验证通过后,将用于验证的正品多潘立酮片图谱全部纳入校正集,建立最终的一致性检验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鉴别多潘立酮片真伪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图谱相关系数模型的建立采用以下方法:光谱预处理方法为二阶导数法,选取谱段为12500~4000cm-1,平滑点13,设定相关匹配系数;再选择1批多潘立酮片正品的平均图谱作为验证图谱,导入特征图谱相关系数模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药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无锡市药品检验所),未经无锡市药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无锡市药品检验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353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