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烯烃-马来酰亚胺-苯并噁嗪共聚物、交联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2527.8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2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鲁在君;徐利春;王凯;陈艳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12/08 | 分类号: | C08F212/08;C08F222/40;C08F236/08;C08F212/14;C08J3/24;C08L35/06;C08L47/00;C08L25/18;C08L3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杨磊 |
地址: | 2501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马来 亚胺 共聚物 交联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烯烃‑马来酰亚胺‑苯并噁嗪共聚物、交联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将醛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和胺类化合物,加入有机溶剂溶解,在80‑120℃反应4‑10h,得到苯并噁嗪单体;将得到的苯并噁嗪单体与烯烃单体、马来酰亚胺单体在70‑120℃下,利用自由基引发剂引发进行共聚合,得到烯烃‑马来酰亚胺‑苯并噁嗪共聚物。本发明的烯烃‑马来酰亚胺‑苯并噁嗪交联树脂,1GHz下介电常数为1.88‑2.05,介电损耗为0.0043‑0.0056,且介电性能在宽频范围内保持稳定;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205‑220℃;剥离强度为1.52‑1.78N/mm。因此,本发明的交联树脂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耐温性能和粘结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烯烃-马来酰亚胺-苯并噁嗪共聚物、交联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5G通讯的快速发展,要求电子材料和电子元器件等具有高频、高速和大容量存储及传输信号的功能,因此,人们对覆铜板的介电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覆铜板的基体树脂介电性能需满足介电常数(Dk)小于2.5,介电损耗(Df)小于0.005,从而提高信号传输速率,减少信号损耗。
聚烯烃又称碳氢树脂,因其结构中只含有C、H元素,极性非常低,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Dk2.0,Df0.003)。马来酰亚胺树脂具有优异的耐热性、阻燃性和尺寸稳定性。同时马来酰亚胺中的双键只能发生共聚,不能均聚。当马来酰亚胺单体与烯烃单体的共聚时,反应趋于生成理想的交替结构。将马来酰亚胺单体与烯烃单体共聚,虽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Dk2.0,Df0.004),但树脂的耐热性尚不能满足覆铜板后续高温焊接工艺的要求。同时树脂与金属的粘接性能也较差,因此需对树脂体系进行改性。
苯并噁嗪树脂是一种新型热固性聚合物,具有高的耐热性、低的吸湿率、阻燃等优点。同时,苯并噁嗪树脂的介电性能较常用的环氧树脂低,尤其介电性能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保持稳定。但传统苯并噁嗪的介电性能(Dk3.5,Df0.02)尚不能满足5G通讯的严格需要,需对苯并噁嗪树脂进行介电性能改性。
此外,中国专利文件CN109111739A公开了树脂组合物及由其制成的物品,该树脂组合物主要为苯并噁嗪树脂与马来酰亚胺树脂,由二元共聚的方法合成。由于所选用的苯并噁嗪与马来酰亚胺树脂极性较高,树脂组合物的介电性能尚不能满足高频通讯对覆铜板的介电要求。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同时实现低介电性能、高粘接性能和高耐热性等综合性能优异的树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设计合成一种烯烃-马来酰亚胺-苯并噁嗪三元共聚物。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设计合成一种烯烃-马来酰亚胺-苯并噁嗪交联树脂。该交联树脂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耐热性能和粘接性能等综合性能。
发明概述:
本发明选择自由基引发剂,采用含双键的苯并噁嗪单体与烯烃单体、马来酰亚胺单体进行自由基三元共聚,合成烯烃-马来酰亚胺-苯并噁嗪三元共聚物;然后,再进一步加热使苯并噁嗪环发生开环反应,从而生成固化树脂。
合成路线如下:
x=1-2000,y=1-2000,z=1-2000
R5=-H,-CH3,-CH2CH3,-C15H31,-C(CH3)3
发明详述: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烯烃-马来酰亚胺-苯并噁嗪共聚物,具有式I或式II的通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25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