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防抖驱动器、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1125.6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8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谢岳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刘永辉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驱动器 摄像 模组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学防抖驱动器、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光学防抖驱动器包括:基板,具有第一安装面,第一安装面连接有光学组件;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移动件和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移动件沿直线运动,从而带动基板及光学组件转动;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移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移动件带动第一驱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及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移动件和第三驱动件,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三移动件带动第二驱动件沿第二方向运动。上述的光学防抖驱动器可实现对镜头的转动进行补偿以及对镜头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的移动进行补偿,防抖效果较好,成像质量较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防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防抖驱动器、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子产品、智能设备等产品越来越多地朝向小型化和高性能的方向发展,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摄像模组的尺寸和成像能力都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这也造成现有产品中绝大部分都在追求摄像模组的紧凑型和功能集成化,而防抖功能就是在这种发展浪潮中被集成到摄像模组中去的,以实现摄像模组的防抖功能。
现有技术中防抖功能主要是通过音圈电机(Voice Coil Motor,VCM)驱动光学镜头运动来实现,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音圈电机是通过内部的磁铁和线圈来驱动镜头沿光轴运动进行变焦以实现防抖,这种防抖方式会导致摄像模组体积过大,从而使得使用该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的体积增大,难以做到轻质便携;同时,现有的音圈马达驱动光学组件进行旋转时需要针对光学组件设计导向结构,以保证光学组件旋转运动的精度,然而,这需要增加额外的部件,进一步导致摄像模组体积增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光学防抖驱动器、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防抖驱动器,包括:
基板,具有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连接有光学组件;
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移动件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移动件连接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移动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移动件沿直线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基板及所述光学组件转动;
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移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移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移动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移动件带动所述第一驱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及
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移动件和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移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移动件带动所述第二驱动件沿第二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垂直于光轴的不同方向。
上述的光学防抖驱动器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移动件带动光学组件转动,来实现对镜头的转动进行补偿,通过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移动件带动第一驱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及第三驱动件驱动第三移动件带动第二驱动件沿第二方向移动,来实现对镜头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的移动进行补偿,防抖效果较好,补偿精度高,防抖效果较好,成像质量较高,并且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的轻薄化与小型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板的靠近所述第一移动件的位置设有凸伸结构,所述第一移动件的靠近所述基板的位置设有用于夹持所述凸伸结构的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具有弹性,所述夹持结构跟随所述移动件沿直线运动时可带动所述凸伸结构及所述基板转动。
如此,由于夹持结构具有弹性,第一移动件运动时夹持结构会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带动凸伸结构及基板在小范围内旋转,进而带动光学组件转动,以对镜头的旋转进行补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件的靠近所述基板的位置设有凸伸结构,所述基板的靠近所述第一移动件的位置设有用于夹持所述凸伸结构的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具有弹性,所述凸伸结构跟随所述第一移动件沿直线运动时可带动所述夹持结构及所述基板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11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