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具弧形槽抛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0383.2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2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曹志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象山信基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41/06;B24B47/00;B24B47/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岳兵 |
地址: | 315705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弧形 抛光 装置 | ||
本方案公开了打磨抛光设备领域的一种模具弧形槽抛光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板、控制器、调节机构和抛光机构;固定板竖直固定连接在底座上;调节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圆柱凸轮和调节筒,伺服电机安装在底座上,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轴,圆柱凸轮安装在转动轴上,圆柱凸轮上设有凸轮槽,调节筒的一端设有通孔,调节筒的内壁设有与凸轮槽配合使用的限位杆;调节筒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抛光机构包括抛光球和可自行复位的复位件,复位件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抛光球通过万向节连接在复位件上;控制器电信号连接伺服电机,控制器用于控制伺服电机的转速、转向和通断电。本申请可以实现对不规则弧形槽的自动化抛光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打磨抛光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具弧形槽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
大多数模具的型腔均不是平面结构,而是弧形结构,且并非完整的圆形或半圆形。模具表面铣削完弧形槽(型腔)后,通常还需要进行抛光,使平整度达到要求。现有技术中的抛光装置通常只能实现平面的抛光,难以实现弧形槽面的抛光,所以只能通过人工处理,而人工处理具有以下弊端:1、人工处理的效率较低。2、人工处理时,工作人员容易吸入大量的粉尘,不利于工作人员的健康。3、人工处理的劳动强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模具弧形槽抛光装置,以实现对不规则弧形槽的自动化抛光处理。
本方案中的一种模具弧形槽抛光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板、控制器、调节机构和抛光机构;固定板竖直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圆柱凸轮和调节筒,伺服电机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轴,所述圆柱凸轮安装在转动轴上且两者共轴线,圆柱凸轮上设有凸轮槽,所述调节筒的一端设有用于转动杆通过的通孔,调节筒的内壁设有与凸轮槽配合使用的限位杆;所述调节筒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模具的固定机构;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抛光球和可自行复位的复位件,复位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抛光球通过万向节连接在所述复位件上;所述控制器电信号连接伺服电机,控制器用于控制伺服电机的转速、转向和通断电。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其有益效果:使用时,通过固定机构将模具固定在调节筒上,并确保模具的弧形槽正对抛光球。启动伺服电机,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工作,并确保调节筒每转动180°就变换一次方向,从而使得抛光球始终位于弧形槽内。确定抛光球处于远离固定板的最远端时能够接触弧形槽的最底部,由于抛光球通过万向节连接在复位件上,可以确保抛光球始终与弧形槽接触;在此过程中,由于伺服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时,圆柱凸轮会带动调节筒进行转动和升降,调节筒转动和升降的过程中带动固定机构及其模具进行180°的交替转动和升降,在模具转动和升降过程中始终与抛光球接触,从而实现抛光球对弧形槽的抛光作用。
进一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盘,转盘上固定连接有两根导向杆,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在转盘上且两者共轴线;调节筒上设有用于导向杆穿过的导向孔。通过转盘、导向杆和导向孔的设置,在转盘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导向杆转动,导向杆转动带动调节筒转动,进而减少限位杆与凸轮槽之间的摩擦,有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另外,在调节筒升降的过程中,调节筒在导向杆上滑动,有助于确保调节筒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调节筒内设有套筒,套筒位于调节筒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套筒套接在转动杆上。通过套筒的设置,调节筒升降和转动时,套筒可以对调节筒起到限位和支撑的作用,有助于通过调节筒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复位件包括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所述万向节固定连接在弹簧的另一端。复位弹簧结构简单,便于购买,可以节约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象山信基机械厂,未经象山信基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03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