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覆膜支架及输送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28429.7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2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彩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2/07 | 分类号: | A61F2/07;A61F2/966;A61F2/8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郎志涛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输送 | ||
本发明属于介入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覆膜支架及输送器。本发明的覆膜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一覆膜和挂接单元,第一覆膜设于第一支架上,挂接单元位于设有第一覆膜的第一支架的内部,挂接单元能够挂接于用于输送覆膜支架的输送器上。本发明的覆膜支架,可以实现当覆膜支架完成输送过程后与输送器间解除连接关系时,挂接单元不会因覆膜支架的释放产生的向外的作用力而对血管壁造成损伤,从而保证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介入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覆膜支架及输送器。
背景技术
动脉瘤是临床上常见的血管疾病,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这种疾病容易导致主动脉瘤破裂,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
随着现在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微创手术将覆膜支架植入体内,在主动脉瘤及夹层动脉瘤的治疗手术被使用,因其创伤小,恢复快,得到了广泛应用。此治疗方式是将覆膜支架压缩入输送装置中,沿着事先植入的导丝轨道引导进入人体,到达病变位置后,将覆膜支架释放出来隔绝病变,重建血流通道,动脉瘤和夹层在丧失血流供应后,瘤腔内残存血液逐渐血栓并肌化成血管组织,扩张状态的瘤壁因受压而收缩,逐渐恢复接近原始状态,从而达到治疗动脉瘤和夹层的目的。
现在用于胸主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的覆膜支架系统,由输送器和覆膜支架组成,输送器一般由鞘芯,鞘管和手柄组成,覆膜支架由金属骨架和覆膜组成,覆膜支架预装在输送器鞘管内。为实现覆膜支架精确定位,一般采用鞘芯固定覆膜支架前端,覆膜支架完全从鞘管中释放完后再将鞘芯解脱。为实现覆膜支架前端固定在输送器上,一般覆膜支架前端设置有不覆膜的金属骨架,将输送器固定在不覆膜的金属骨架上。但这会带来问题,由于覆膜支架前端的金属骨架是最后解脱释放,在释放的瞬间会产生较大的向外扩张力,这个向外的扩张力作用在血管壁上,会造成血管壁损伤,严重的会造成新的破口,导致手术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覆膜支架在释放过程中对血管壁造成损伤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覆膜支架,所述覆膜支架包括:
第一支架;
第一覆膜,所述第一覆膜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
挂接单元,所述挂接单元位于设有所述第一覆膜的所述第一支架的内部,所述挂接单元能够挂接于用于输送所述覆膜支架的输送器上。
根据本发明的覆膜支架,通过在设有第一覆膜的第一支架的内部设置挂接单元,在覆膜支架的输送过程中,将输送器的连接端穿过并挂接至挂接单元上,从而实现覆膜支架的输送过程,由于覆膜支架与输送器的连接位置处于设有第一覆膜的第一支架的内部,即挂接单元处于包覆有第一覆膜的第一支架的内部且不会与血管壁相接触,当覆膜支架完成输送过程后与输送器间解除连接关系,覆膜支架从输送器中完全释放后,挂接单元不会因覆膜支架释放产生的向外的作用力对血管壁造成损伤,从而保证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覆膜支架,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覆膜支架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内部,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一覆膜连接,所述挂接单元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或者所述第二支架为所述挂接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波圈,所述第一波圈的至少一个波峰或/和至少一个波谷未固定在所述第一覆膜,所述波峰或/和所述波谷形成所述挂接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波圈,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波圈设有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未固定在所述第一覆膜,所述环状结构形成所述挂接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84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