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板接头的辅助安装装置及穿板接头部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28125.0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8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范小波;朱杰杨;王书生;禄宏博;杨猛;莫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国技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32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头 辅助 安装 装置 部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板接头的辅助安装装置,包括:底板,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所述底板安设于冷阱机箱的侧板上,且所述底板和侧板上分别开设有至少一个让所述穿板接头穿过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对准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形成一限位槽,所述穿板接头上的固定螺母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其中,所述固定螺母为所述穿板接头上的一个用于固定所述穿板接头的固定元件。本发明是一种能够准确固定、安装不受空间限制,结构尽可能简单可靠的穿板接头的辅助安装装置。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穿板接头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准确固定、安装不受空间限制,结构尽可能简单可靠的穿板接头的辅助安装装置及穿板接头部件。
背景技术
大多数环境空气监测时采集的样品,由于基体组成复杂或目标污染物浓度低或富集在吸附物上,几乎不能未经任何前处理直接进行分析,因此需要通过不同的前处理技术配合不同的采样技术,将样品送入分析仪器。目前常用的方法就是低温预浓缩-热解析法,核心设备就是冷阱控温装置。低温可以使待测物质吸附在吸附物上,温度越低吸附性越强,该温度就是由仪器本身制冷系统所控制。加热可以使吸附物上的待测组分解析下来,目标物经过热解析技术将挥发性有机物闪蒸到分析仪器中,热解析温度低可能会使样品中的组分解析不完全,热解析温度太高可能会使样品中某些组分分解而引起回收率低,甚至破坏吸附物,因此还需要温控器监控冷阱的温度。
目前常见的制冷方式是利用帕尔贴制冷,常见的加热方式是加热丝加热,先将填料装填于石英管内,并将石英管固定在冷阱机箱内,使石英管成为气路的一部分。冷阱机箱内部通过帕尔贴效应产生小范围的低温制冷,并将低温传递至石英管,使石英管内的吸附物处于一个低温状态,而具有更好的吸附效果。闪蒸常用方法是把加热丝以螺旋状缠绕在石英管上,通过加热丝瞬间产生高温,将待测组分从吸附物上解析出来。
石英管设于冷阱机箱内,而石英管是属于气路中的一部分,需要将石英管与外部的气路进行连接,此时需要在冷阱机箱的侧板安装一个穿板接头,现有技术的穿板接头中,通过穿板接头上的一个固定螺母嵌套于侧板上而对整个穿板接头进行固定,但是由于穿板接头的长度较长,在穿板接头两端插拔气体管路时对该固定螺母产生较大的力矩而使得整个穿板接头的安装牢固程度形成较大的影响。因此,现有技术的穿板接头,在两端进行插接管路时,容易造成穿板接头松动,而使得冷阱机箱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准确固定、安装时不受空间限制,结构尽可能简单可靠的穿板接头的辅助安装装置及穿板接头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准确固定、安装时不受空间限制,结构尽可能简单可靠的穿板接头的辅助安装装置及穿板接头部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穿板接头的辅助安装装置,包括:底板,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所述底板安设于冷阱机箱的侧板上,且所述底板和侧板上分别开设有至少一个让所述穿板接头穿过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对准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形成一限位槽,所述穿板接头上的固定螺母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其中,所述固定螺母为所述穿板接头上的一个用于固定所述穿板接头的固定元件。
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限位板及第二限位板的螺纹孔,且所述第一限位板及第二限位板上均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限位板及第二限位板均可通过螺钉穿过所述固定孔后并与所述螺纹孔配合,固定于所述底板上。
所述螺钉穿过所述固定孔后,所述螺钉的外径与所述固定孔的内径之间还预留有一定的虚位,所述虚位可用于调整所述限位槽的槽宽。
所述第一限位板及第二限位板的厚度为稍大于所述固定螺母的厚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穿板接头部件,所述穿板接头部件包括至少一穿板接头,及一所述的穿板接头的辅助安装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国技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国技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81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