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衣物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28077.5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7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汤奇雄;李亚平;欧汝浩;刘和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58/20 | 分类号: | D06F5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胡晓明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衣物 处理 装置 | ||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用于对空气加热;节流部件;第二换热器;第一冷媒循环管路;压缩机,用于压缩第一冷媒;空气循环管路;除湿装置,用于为空气除湿;滚筒,用于容纳衣物;第二冷媒循环管路,第二冷媒循环管路用于使第二换热器和除湿装置连接;其中,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部件和第二换热器通过第一冷媒循环管路依次连接;除湿装置、第一换热器和滚筒通过空气循环管路依次连接;第二冷媒在除湿装置处与空气换热,第二冷媒还在第二换热器处与第一冷媒换热。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大幅地降低了蒸发器的换热温差,提升了第一冷媒的蒸发温度,降低了压缩机的压比,从而提升了衣物处理装置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衣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热泵干衣机主要由滚筒、风机风道、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部件等组成,其中从滚筒出来的高湿空气经蒸发器降温除湿后,在冷凝器中被制冷剂加热,最终由风机送入滚筒,在滚筒内将衣物中的水分带出,从而完成风路循环。现有的热泵干衣机中,其蒸发器几乎均是翅片管式换热器,其中低温制冷剂在管内流通,湿空气在管外流动,为增加换热面积,管外均布置了翅片,通过该间壁式换热,湿空气在管外壁及翅片中被冷却至露点温度以下,从而凝结成水落入蒸发器下部的集水盘中。
湿空气和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换热,而湿空气在管外的换热系数较低,是蒸发器中的主要热阻,因此,为提高换热效率,需要增大换热面积或者改善管外的换热系数,比如管外翅片采用波纹翅片代替平直翅片,或者采用小管径增大翅片面积等。但干衣机中空间有限,换热面积增大受限,因此,现有蒸发器中的换热温差较大,换热温差为10℃~20℃。较大的换热温差,需要降低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来增大蒸发器制冷量,从而增大湿空气的冷凝速率。但降低蒸发温度会造成压缩机压比增大,降低热泵干衣机的效率。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旨在至少改善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用于对空气加热;节流部件;第二换热器;第一冷媒循环管路,用于循环第一冷媒;压缩机,用于压缩第一冷媒;空气循环管路,用于循环空气;除湿装置,用于为空气除湿;滚筒,用于容纳衣物;第二冷媒循环管路,用于循环第二冷媒,第二冷媒循环管路用于使第二换热器和除湿装置连接;其中,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部件和第二换热器通过第一冷媒循环管路依次连接;除湿装置、第一换热器和滚筒通过空气循环管路依次连接;第二冷媒在除湿装置处与空气换热,第二冷媒还在第二换热器处与第一冷媒换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衣物处理装置,利用第二冷媒在第二换热器处与第一冷媒换热,也就是液-液(两相)换热;在除湿装置处第二冷媒与空气换热,也就是说滚筒出来的湿空气不是直接和第一冷媒换热,而是通过第二冷媒作为中间介质进行换热。这样的换热结构,是第二冷媒与第一冷媒通过液-液(两相)换热,可实现比空气-液(两相)更高的传热系数。同时,在除湿装置中,第二冷媒与空气直接接触传热传质,增大了传热传质的接触面积。因此,在为滚筒出来的湿空气进行降温除湿的情况下,还可以降低换热温差,提升第一冷媒的蒸发温度,从而降低制冷量,相应地可以降低压缩机的压比,从而提升设备的效率
可以理解,由于采用了第二冷媒作为中间介质进行换热,只要第二冷媒的温度在第一冷媒的温度和湿空气的露点温度之间,就可以实现湿空气降温除湿的目的。因此,本实施例通过第二换热器将第二冷媒冷却到低于湿空气露点温度以下,第二冷媒即可在除湿装置中与湿空气直接接触传热传质。这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换热结构的换热温差,相对于采用湿空气和第一冷媒直接换热的换热结构的换热温差而言,要更小一些。相比于空气,第二冷媒与第一冷媒换热效率更高,在除湿装置中,第二冷媒与空气直接接触传热传质的面积更大,因此可以提高第一冷媒的蒸发温度,减小压缩机的压比,进而提升设备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80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