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遮盖黑转移膜和复合膜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27676.5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9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朱利明;桂文伟;朱亚文;傅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锐泽创艺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M5/025 | 分类号: | B41M5/025;B41M5/44;B41M5/42;B41F17/00;B41F31/02;B41F31/04;B32B29/00;B32B15/12;B32B15/20;B32B33/00;C08L75/04;C08J5/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08 | 代理人: | 宋华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遮盖 转移 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遮盖黑转移膜和复合膜,包括墨槽、膜体、纸质基层、铝箔层、阻隔层、柔性层和硬化层,所述墨槽内设有印版滚筒,且印版滚筒的上方设有压印滚筒,所述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之间设有膜体,所述墨槽的一端设有刮墨刀,所述膜体由纸质基层、铝箔层、阻隔层、柔性层和硬化层组成,所述膜体分为转移膜和复合膜,所述转移膜由以下成分组成:PU改性聚氨酯63.5%、纳米级颜料色浆14%、鲜特丽黑9%、液态蓝色精12%、流平剂1%和消泡剂0.5%。该高遮盖黑转移膜和复合膜,黑色遮盖力,不透光,平整度好,涂布性能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遮盖黑转移膜和复合膜。
背景技术
转移膜是一中间载体,存在于转移纸基或塑基之上,承载被印刷或打印的图案,用于转印到被印制的物品之上的一层化学弹性膜。
市场上的转移膜遮盖力不佳而且涂布性能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遮盖黑转移膜和复合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遮盖黑转移膜和复合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的转移膜遮盖力不佳而且涂布性能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遮盖黑转移膜和复合膜,包括墨槽、膜体、纸质基层、铝箔层、阻隔层、柔性层和硬化层,所述墨槽内设有印版滚筒,且印版滚筒的上方设有压印滚筒,所述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之间设有膜体,所述墨槽的一端设有刮墨刀,所述膜体由纸质基层、铝箔层、阻隔层、柔性层和硬化层组成,所述膜体分为转移膜和复合膜,所述转移膜由以下成分组成:PU改性聚氨酯63.5%、纳米级颜料色浆14%、鲜特丽黑9%、液态蓝色精12%、流平剂1%和消泡剂0.5%。
优选的,所述印版滚筒与膜体、膜体和压印滚筒之间紧密接触。
优选的,所述复合膜由以下成分组成:水性高附着力聚氨酯63.5%、纳米级颜料色浆14%、鲜特丽黑9%、液态蓝色精12%、流平剂1%和消泡剂0.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高遮盖黑转移膜和复合膜黑色遮盖力,不透光,平整度好,涂布性能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涂布过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墨槽;2、印版滚筒;3、压印滚筒;4、膜体;5、刮墨刀;6、纸质基层;7、铝箔层;8、阻隔层;9、柔性层;10、硬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遮盖黑转移膜和复合膜,包括墨槽1、印版滚筒2、压印滚筒3、膜体4、刮墨刀5、纸质基层6、铝箔层7、阻隔层8、柔性层9和硬化层10,其特征在于:墨槽1内设有印版滚筒2,且印版滚筒2的上方设有压印滚筒3,印版滚筒2和压印滚筒3之间设有膜体4,墨槽1的一端设有刮墨刀5,膜体4由纸质基层6、铝箔层7、阻隔层8、柔性层9和硬化层10组成,膜体4分为转移膜和复合膜,转移膜由以下成分组成:PU改性聚氨酯63.5%、纳米级颜料色浆14%、鲜特丽黑9%、液态蓝色精12%、流平剂1%和消泡剂0.5%,印版滚筒2与膜体4、膜体4和压印滚筒3之间紧密接触,复合膜由以下成分组成:水性高附着力聚氨酯63.5%、纳米级颜料色浆14%、鲜特丽黑9%、液态蓝色精12%、流平剂1%和消泡剂0.5%,膜体4经过到印版滚筒2和压印滚筒3之间,墨槽1经印版滚筒2旋转将UV油墨经过刮墨刀5过滤后印刷至膜体表面;
PU改性聚氨酯:25%固含量拉伸率900-1200柔韧不反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锐泽创艺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锐泽创艺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76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化铝机器的加工装置
- 下一篇:集成电路、其电源门控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